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是一所以培養服務汽車產業的技能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的公辦高等職業院校,占地1000畝,建筑面積26.1萬平方米,教職工550人,在校生10219人。學院設有汽車制造工程系等7個教學系部,開設了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等26個專業,現有省級特色專業3個,院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精品課程16門,院級精品課程24門,省級教學團隊1個。學院建有3.2萬平方米的實訓中心,校內實訓室115處,儀器設備總值5800萬元,校外實訓基地130多處。
學院始終堅持以現代高職理念為引領,以內涵發展為主線,全面落實服務宗旨、就業導向,以滿足企業發展和適應學生成長為最高追求,以“點亮人性之美、發掘潛在之能、打造藍領精英、奠基幸福人生”作為育人理念,以培養具有必備的基礎和專業知識、較高的職業崗位能力、較好的社會適應素質、滿足汽車生產、銷售、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在辦學實踐中逐步形成了龍頭引領,多維聯動的汽車集團辦學特色;面向兩大市場、三大產業的汽車專業設置特色;能力中心、六位一體的課程模式特色和人車合一、平而不凡的汽車藍領文化特色。正在努力將學院建設成有特色和活力的半島制造業人才基地、汽車藍領搖籃、省內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技能型高職院校。學院畢業生就業率一直在95%以上。
辦學理念:
發展理念:建立適合學生成才的教育模式是我們的最高追求;為學生奠基人生、為企業輸送人才是我們的永恒主題。
育人理念:點亮人性之美,發掘潛在之能,打造藍領精英,奠基幸福人生。
教學理念:人文技能相融,理論實踐并重。
學院愿景:培育平而不凡學生,成就教能雙馨教師,建成特色優質名校。
學院精神:務實 熱情 包容 向上
辦學目標:有特色和活力的半島制造業人才基地;滿足企業發展和適應學生成長的汽車藍領搖籃;省內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技能型高職院校。
三風一訓
校 訓:實在做人 認真做事 關愛他人 服務社會
校 風:自尊 自信 自立 自強
教 風:敬業 精業
學 風:知行合一 學做一體
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已初步建立了一支數量相當、師德高尚、結構合理、特色鮮明、專兼結合、具有“雙師素質”教師比例高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550人,其中專任教師327人,兼職教師163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的教師102名,碩士及以上學位的165人,專業教師中,具有雙師素質的232人,“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比例達71%以上。擁有1支山東省優秀教學團隊、16門省級精品課程,3個省級特色專業。教師輔導學生比賽獲得省級以上獎勵200多項。
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是一所經山東省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國辦高等職業院校, 被山東省教育廳、財政廳確立為第二批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是教育部等六部委確定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2010年以“雙優”成績通過了省委高校工委組織的德育與校園文明建設檢查評估;2011年、2012年先后以優異成績順利通過省高校人才培養評估及復評。連續八年被評為“山東省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學院堅持以現代高職理念為指導,以內涵發展為主線,鑄特色,塑文化,樹品牌。全面落實服務宗旨、就業導向,以滿足企業發展和適應學生成長為最高追求,以培養具有必備的基礎和專業知識、較高的職業崗位能力、較好的社會適應素質、滿足汽車生產、銷售、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為培養目標。正在努力將學院建設成有特色和活力的半島制造業人才基地、汽車藍領搖籃、省內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技能型高職院校。 |
1.地域優勢 隨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煙臺成為半島藍色經濟圈的橋頭堡,是國家的汽車生產基地之一,成了眾多大型企業投資的首選,也為汽車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市場。目前,在煙臺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就有近百家,加入煙臺汽車產業的世界500強企業達到7家,形成了龐大的汽車產業群。 如今,在煙臺及周邊區域內已經匯集擁有整車制造及零部件生產企業500余家,與汽車生產相配套的銷售及服務企業近萬家。眾多的汽車生產、銷售、服務企業,既擁有豐富的技術、設備等資源優勢,又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發展空間,每年汽車行業的用工需求量達到2萬余人,與現有的汽車專業畢業生供給量相比缺口達到1萬多人,高端汽車人才缺乏尤為嚴重,汽車人才的供需失衡為學院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
2.行業優勢 政府重視、行業支持、社會參與,既為學院改善了辦學條件,也為發展指引著方向。 汽車產業是煙臺市的支柱產業,快速發展的汽車產業群亟需大批高端應用型人才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支撐,學院如今已發展成為煙臺及周邊地區汽車人才的培訓基地。煙臺市、區兩級黨委和政府對學院的建設和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目前,學院已建設成為占地1000畝,擁有固定資產10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5800萬元,校內實訓中心面積3.2萬平方米,實訓室115處,校外實訓基地136處,環境優美、設施一流、功能齊全、獨具特色的現代化職業學院。 |
3.專業優勢 近二十年的探索,在汽車專業建設上既積累了經驗,也儲蓄了后勁。 早在1995年,學院就適時開設了汽車制造與維修專業,并率先在全省實行學分制的彈性學制和校企結合、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如今,學院的汽車專業經過不斷拓展,已經形成了面向汽車前后市場的,涵蓋汽車生產、銷售與服務的三大專業群。經過近二十年的探索實踐,學校積累了一整套針對汽車類專業學生培養的教學體系和管理模式。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完善的硬件設施極大提高了學院的人才培養質量,同時也為學院的發展積蓄了充足的力量。 |
1.龍頭引領,多維聯動的汽車集團化辦學特色 山東省經貿委、山東省教育廳于2008年組建了以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為牽頭單位的山東省汽車制造職業教育集團。集團以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為龍頭,先后吸納了山東省包括企業、行業協會和中高職學校在內的100多家成員單位。學院借助集團平臺,以校企合作為突破口,帶動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拓展學生就業渠道。集團成立以來,企業已向學院注資已達500多萬元,提供規范化實訓基地136家。學院先后與上海通用東岳汽車有限公司、斗山機械有限公司、矢崎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北京現代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開發課程70門,每年通過訂單式培養、冠名班等形式向成員單位輸送優秀畢業生3000多名,使校企合作走向了共營共贏的良性發展軌道。 |
2.兩大市場、三大產業的汽車專業特色 學院緊緊圍繞汽車類行業、企業的需求,聚焦汽車前后兩大市場,面向汽車生產、銷售、服務三大行業,大力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培養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具有吃苦精神、敬業品質、創新意識的汽車類專業人才。已建成了3個省級特色專業,16門省級精品課程,并初步形成了以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三個省(院)級特色專業為抓手,帶動學院18個主打專業建設。通過三大特色專業群的龍頭引領,努力打造以課程體系工作化,課程標準行業化,質量標準規范化,教學模式多樣化,學生評價多元化,企業參與全程化,校企文化一體化的專業特色。 |
3.能力中心、六位一體的課程特色 學院將深化課程改革作為推動和深化教學改革,提升整體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舉措。在課程建設中充分發揮專業“雙帶頭人”的主導作用,圍繞培養學生能力的中心,校企聯合開發課程。26個專業主干課程全部實施新課改,制定了新的課程標準,開發配套教材,凸顯“六位一體”的課程特色。 在課程教學中,以勞動力市場需求及一定技術領域的職業需求為導向,將用于組織和實施課程教學的核心內容確定為:職業能力需求分析→職業能力目標→職業能力訓練項目→職業活動素材→教學做一體化→形成性考核六個要素;重視職業能力訓練的教學做一體化的課程教學模式更貼近實際崗位的操作流程,更能滿足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人才的需要。 |
4.人車合一、平而不凡的汽車藍領文化特色 學院在辦學實踐中,注重文化建設,逐步形成了集汽車文化、傳統文化、企業文化于一體的汽車藍領文化。 學院提倡“人車合一、平而不凡”的文化理念,學院的主題雕塑和中心廣場以中國汽車第一品牌“紅旗”命名,旨在培養學生的理想,激勵學生樹立“方向、品質、安全、動力”四素合一的人生觀。建立了汽車文化長廊,道路以中外汽車著名品牌命名,以培養學生作為“汽車人”的行業自豪感和職業自豪感;在實訓教學中引入“6S”等企業文化和管理理念;通過軍訓、感恩勵志教育等規范化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和運動會、大學生藝術節等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讓每個人都有出彩的機會,都有展示自己愛好特長的舞臺,通過點滴成功來激發學生自信自強,激勵學生自尊自愛,進而奮發向上,努力拼搏,成就美好人生。 |
學院以就業為導向,緊緊把握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通過校外實訓基地頂崗實習和人才招聘會、境外就業等途徑,拓展就業渠道。學子們在各級各類大賽中獲省級以上獎項達200多項,我院學子以專業技能過硬、踏實肯干、綜合素質好倍受行業企業青睞,常年供不應求。就業單位多為業內運作好,資深誠信、前景好,效益不錯的企事業單位,如上汽五菱、富士康、浪潮樂金、采埃孚、永弘機械、大宇造船等。大部分學生畢業兩年后即成長為所在企業的技術骨干,其中上海通用東岳汽車有限公司一線員工有1/4畢業于我院。良好就業為學子明日精彩人生開啟了新篇章。 |
安全和諧、文明舒適的生活空間;窗明幾凈、幽雅宜人的學習天地,是莘莘學子的美好家園。全院綠化面積235618平方米,校園四季常綠,三季有花,湖水蕩漾,廊橋交錯,如詩如畫;建有田徑場、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足球場、乒乓球場等教學運動場。將校園文化精髓,借助學院廣場雕塑、主要道路、 “六園”、“六藝”等,物質文化載體呈現出來,大到校園的整體布局規劃,小到一園、一景乃至一只輪胎的擺放設置,都作為一種文化內涵的表征。使學生在其間耳濡目染、日積月累,最后將學院文化精神內化于心、外化為行,成長為素質全面的藍領精英。 |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