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科技職業學院醫學技術系是棗莊科技職業學院目前學生最多的系,其前身是創辦于1951年的滕縣衛校。在60余年的辦學歷程中,培養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很多學子畢業后已擔任各級醫院的院長、護理部主任、藥劑科長及衛生技術骨干。根據區域經濟發展和市場需要,現設護理、助產、藥學、康復治療技術、口腔醫學技術、藥品經營與管理、老年服務與管理、中醫學8個專業。下設護理、藥學、康復、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公共課6個教研室和1個市級護理實訓中心。近年來辦學規模日益擴大,在校生人數達4400余人。生源遍布17個省市。
一、師資隊伍德教雙馨結構合理
醫學技術系有一支年富力強,朝氣蓬勃,學科梯隊合理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7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0人,博士研究生1人、碩士研究生35人,雙師型教師48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省級名師工作室2個、省級青年技能名師1人、山東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個人1名、棗莊市優秀教師2名、棗莊市學科帶頭人2人、滕州英才1人、滕州市優秀教師5名、滕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5人。
教師積極投身教學研究,學術氣氛活躍。在教學改革、科研、教材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主持并承擔了多項省、市級級課題,獲多項教學成果獎,主編和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的系列教改教材,其中20人次為主編、副主編,40人次為編委。近年教師參加“信息化教學大賽”獲國家級二等獎1個、省一等獎2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省首屆教師技能大賽中獲三等獎2個;在“微課教學比賽”中獲省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2012年醫學技術系被省高校工委評為山東省高校三八紅旗集體,2016年醫學技術系黨總支被評為山東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2018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
二、教學理念先進設施完備
為了強化學生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的培養與訓練,以實踐教學為主線,加強校內實驗實訓基地建設,努力提高實踐教學水平。目前,建成一體化教室55個,仿真模擬實驗實訓室60余個,附屬醫院1個。
三、質量工程建設結出豐碩成果
醫學技術系高度重視教學質量提高,近年來在課程、專業、教學團隊、教學名師等質量工程建設方面均取得了豐碩成果。共取得19項省級標志性成果:其中省級教學名師2人、省級名師工作室2個、省級青年技能名師1人、省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精品課程11門、省級共享精品資源課5門、省級品牌專業群1個。
四、技能大賽促進實踐技能提升
本著 “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宗旨,每學期舉辦“護理”、“藥學”“口腔”“助產”“康復”等專業的技能大賽,提升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先后在“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護理技能項目比賽”中,獲團體三等獎;在“第一屆山東省職業院校助產專業技能大賽”中,獲個人三等獎2個、團體三等獎1個;在全國職業院?谇患寄艽筚愔蝎@團體三等獎1個、個人三等獎1個。第二屆全國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技能大賽獲個人三等獎6個、團體三等獎1個。
五、多彩活動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以活動為載體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堅持“每月一主題,周周有活動”,開展“誠信教育、感恩教育、勵志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勤儉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組織“關愛聾啞兒童”等社會服務活動。承辦的“5.12國際護士節授帽傳光儀式”被國家、省級、市級媒體報道。豐富多彩的校內外活動鍛煉了學生的應變能力、人際溝通等通用能力。
六、校企合作共建共贏
廣泛開展校企合作,構建校企共同育人機制。先后與北京306醫院、青島401醫院、棗莊市立醫院、棗莊市婦幼保健院、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滕州市婦幼保健院、青島華新義齒有限公司、北京悅康藥業集團等30多家單位簽訂了實習加就業協議。搭建了“見習-實習-就業”直通車,形成了“以實習帶就業、以就業促發展”的頂崗實習模式,歷年來應屆畢業生在國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通過率均達到95%以上。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