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市屬各企業,各大中專院校:
為貫徹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魯政發〔2012〕49號文件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魯政辦字〔2013〕126號),加快我市現代職業教育發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結合我市實際,做如下通知:
到2015年底,每個縣區至少建成1所省級規范化中等職業學校。學校規模要求占地不少于150畝、校舍建筑面積不少于6萬平方米、實訓設備總值不低于1500萬元、學歷教育在校生不低于3000人、教職工總數不低于214人(其中專任教師不低于150人)。有條件的縣區或新建中職學校要按占地不少于200畝、校舍建筑面積不少于8萬平方米、實訓設備總值不少于3000萬元、學歷教育在校生不低于4000人、教職工總數不低于286人(其中專任教師不低于200人)的省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規劃建設。
已列入省級規范化中職學校立項建設的鄄城縣、東明縣、巨野縣、單縣、成武縣、鄆城縣等縣區職業中專,要按照目標任務書的要求,加快進度,確保按時通過省審核驗收。曹縣要盡快啟動縣職業中專建設。菏澤信息工程學校、牡丹區職業中專、鄄城縣第一職業中專、定陶縣職業中專等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強配套設施建設,申請省級規范化或示范性中職學校驗收。
“十三五”期間教育財政經費增量要向職業教育傾斜。落實職業院校生均經費基本撥款標準。落實兩項教育費附加不低于30%用于職業教育政策。落實“市財政每年列支職業教育專項資金不低于500萬元,縣區財政不低于100萬元,并逐年增加”政策。2015年,市、縣區要建立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績效評價制度、審計監督公告制度、預決算公開制度。
按照《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機構編制標準》核定中職學校編制。中等職業學校使用教職工編制補充專職人員,按編制管理和人事管理有關規定執行,納入編制實名制管理,財政部門依據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的編制,按編內實有人數核撥經費。中等職業學校聘用專業兼職教師,可根據實際需要提出用編申請,經主管部門審核后,由機構編制部門按規定權限和程序在教職工編制總數的20%以內進行備案。學校在機構編制部門備案同意的用編數額內自主聘用專業兼職教師,所聘人員不納入編制實名制管理。財政部門依據備案同意的用編數額,按實際聘用專業兼職教師數量及時限,參照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平均薪酬水平,核撥經費。
要圍繞五大產業發展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科學調整專業設置,增強專業設置與產業結構調整適應度,提升職業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支持特色、優勢專業發展,壓縮落后、過剩專業,形成面向市場、優勝劣汰的專業設置調整機制。
政府強力主導,行業組織積極參與,促進職業院校與本地企業的深度融合。推進校企合作、集團化辦學、訂單式培養培訓。鼓勵企業參與課程方案、教學標準的制定,創造條件安排企業技術人員到學校任兼職教師,學校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建立企業負責人與職業院校負責人定期聯誼制度。市、縣區政府設立企業職業教育發展基金。允許校企合作定向培訓費用從企業職工培訓經費中列支。對不按規定提取教育培訓經費的企業,由市、縣區依法收取企業應當承擔的職業教育經費,統籌用于職業教育。
落實《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國家稅務局山東省地方稅務局關于支持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魯財稅〔2013〕42號)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中職學校開展校企合作、引企入校,舉辦校辦企業。凡是能夠創辦企業的專業,都要舉辦校辦企業。為學生提供生產性實習實訓場所,提升學校自我發展能力。
落實《山東省非營利性民辦職業院校認定管理辦法》,支持各類辦學主體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舉辦職業教育,健全政府補貼、購買服務、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制度,社會力量舉辦的職業院校依法享受與公辦職業院校同等的教育、財稅、土地、金融等政策。探索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允許以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投資職業教育并享有相應權益。完善財政貼息貸款等政策,健全民辦院校融資機制。完善民辦職業教育收費管理制度,擴大民辦學校收費自主權,收費標準由學校自行確定,并向社會公示,形成由市場決定的價格形成機制。市、縣區政府設立財政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民辦學校發展。
社區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充分發揮各類職業院校的主體作用,構建城鄉社區教育體系。依托市直職業院校設立社區大學,依托縣區職業中專設立社區教育學院,依托鄉鎮(街道)中心學校(或文化大院、人口學校、黨校等教育培訓資源)設立社區教育中心,并明確專門人員負責社區教育工作,健全市、縣區、鄉鎮(街道)三級培訓網絡。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培訓,對有就業創業愿望和能力的全體城鄉勞動者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要按照標準,配備必要的教育教學設施。采取財政補助、委托辦理服務事項的單位劃轉、從社區經濟收入中安排等多渠道籌集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和運轉資金。要積極創建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示范縣、省級規范化和示范性社區學院和社區教育中心。
落實省職業院校基本規范,深化質量管理效益年活動,推動職業院校以規范化為基本要求,以精細化、科學化為工作目標,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制度標準、創新運行機制、改進方法手段,全面提升在招生、學籍、課程、教學、教師、質量等方面的管理水平,建立規范辦學行為長效工作機制。教育行政部門可制定計劃,組織公辦教師到民辦學校支教,支教人員工資福利由財政負擔。嚴格民辦學校審核審批和年度檢查,督促民辦學校按照法律法規和章程辦學,規范民辦學校辦學行為,促進民辦學校良性發展。建立職業院校退出機制,對不合格學校予以黃牌警示,整改后仍達不到標準的院校按規定程序退出辦學。
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落實情況進行立項督查的通知》(魯政督字〔2013〕12號),市政府督查室每年3月、6月、9月、12月,采取調度情況與現場督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督查。市政府教育督導室每年要開展職業教育專項督導,并將督導結果向社會公布,作為被督導單位及主要負責人的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
菏澤市人民政府
2015年6月22日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