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于2015年1月經省政府批準建立,隸屬于山東省殘疾人聯合會,是全省唯一一所公辦殘疾人高職院校,也是全國殘聯系統開辦最早的殘疾人職業教育學校。學院面向全國招生,主要招收視障、聽障、言語障礙、肢體功能障礙、多重障礙學生和有志于從事殘疾人康復及教育等工作的健全學生,開展殘疾人和殘疾人康復及教育工作者的學歷教育以及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工作。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650人,教職工206人。
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辦學特色鮮明、教育培養成果豐碩,先后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特殊教育先進單位、殘疾人之家等20多項國家級榮譽和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省級文明單位、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第六批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等30多項省級榮譽。
“十四五”時期,學院的發展目標是初步形成“1+N”可持續發展辦學格局,服務殘疾人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增強,成為“全國一流、特色鮮明”的特殊教育職業院校,成為殘健青年成長成才以及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平臺。
全國特殊藝術人才培養基地
國家殘疾人體育培訓基地
全國青少年道德培養實驗基地
國家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
全國職業院校殘疾人康復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單位
專業
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設藝術設計系、服裝藝術系、醫學康復系、特殊教育系、信息技術系5個系,有服裝設計與加工工藝、文物修復與保護、工藝美術品設計、康復治療技術、中醫康復技術、特殊教育、言語聽覺康復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8個專業。
師資
學院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目前專任教師150人。有全國自強模范、山東省教書育人楷模、全國技術能手、齊魯首席技師等。在全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我院教師多次獲一等獎、二等獎,學院獲優秀組織獎。
設施
學院教學儀器設備總值6862多萬元(生均4萬多元)。校園無障礙環境設施健全,學生公寓配套設施完善。學院開展能工巧匠進校園活動,增強名師對專業發展的引導、示范和輻射作用,目前設有大師、名師工作室3個,實驗實訓室51個,與行業、企業共建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47個。建有3000平方米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并取得良好效益。
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
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面向工藝美術品行業企業,培養從事陶瓷設計與工藝、時尚禮品設計與制作、繪畫、雕刻工藝等工作,具備工藝美術品從業基本素質,掌握繪畫和手工藝等知識,具備工藝美術品創作和實踐操作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①陶瓷設計與工藝專業方向:在陶瓷行業與企業從事陶瓷造型設計、陶瓷裝飾設計、陶瓷雕塑設計、陶瓷陳設設計、陶瓷藝術品營銷、傳統陶瓷、現代陶藝的設計與制作等工作。發展目標為陶瓷產品設計師、陶瓷裝飾工。
②時尚禮品專業方向:時尚工藝品、藝術設計、裝飾設計、手工藝制作等相關藝術品設計與制作、工藝美術品營銷展示等企事業單位。發展目標為工藝美術品制作人員、工藝美術與創意設計專業人員、軟裝空間工藝品設計與制作人員。
③繪畫專業方向:文化藝術領域從事專業繪畫、美術教育教學、藝術設計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發展目標為繪畫藝術創作、美術教師、美術設計師、漫畫師、插畫師等相關工藝美術企事業單位的專門人才。
④手工藝專業方向:木雕、玉雕、皮雕、金屬工藝等工藝品設計與制作、工藝飾品的營銷展示等企事業單位。發展目標為工藝禮品設計師、商業模式設計師。
主干課程
陶瓷設計與制作、陶瓷成型工藝、陶藝制作、綜合裝飾、裝飾雕塑、陶藝創作、民間傳統工藝、裝飾雕塑、色彩設計、電腦設計、民間傳統工藝、版式設計、創意設計、材料工藝、禮品設計與成型、油畫、工筆花鳥、寫意花鳥、山水、白描、水墨效果、插畫、壁畫、裝飾繪畫、藝用人體解剖、電腦設計、皮具設計與制作、玉石鑒定與雕刻、木雕工藝品設計與制作、手工印染、纖維工藝品設計與制作、版式設計等。
專業優勢和特色
①辦學實力強勁。該專業為我院重點專業,系省教育廳批準的品牌專業群建設專業。是山東省內建材行業首批職業技能等級評價機構之一。師資力量雄厚,目前專兼職教師中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3人,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3人,齊魯首席技師2人,技師1人,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3人,高級陶瓷裝飾工3人;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博士2人,碩士12人;教學設備先進,現有陶藝、玉石雕刻、木雕、金屬工藝、纖維藝術、攝影、油畫、國畫、綜合材料等17個工作室。
②辦學特色鮮明。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著眼于“精細化培養,高層次就業”的培養目標,推行“大師引領,校企融合,教學研創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專業教師下企業、能工巧匠進課堂”為途徑,成立了多個大師工作室,構建了以品牌專業群為核心的“專業核心課+校內工作室實訓+對口企業實踐”課程體系,與上海漢光陶瓷制造有限公司、魯普耐特集團等多家知名企業“人才共育、成果共享”,深度合作。
③教學成果豐碩。本專業聽障學生創作的藝術作品曾三進中國美術館展出,六件木雕和六件蠟染藝術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永久性收藏,10件套繪畫作品被山東美術館收藏;三次走出國門,參加國際國內藝術展,獲廣泛贊譽;擁有國家級職業崗位核心能力線上精品課11門,開發教材2本。
文物修復與保護
培養目標
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面向文物修復與保護行業企業,培養從事文物修復、文物藝術品經營等工作,具備文物保護從業基本素質,掌握國家文化遺產保護相關知識,具備陶瓷器修復、青銅器修復、書畫修復、書畫裝裱、古籍修復、拓片拓印等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就業方向
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檔案館、藝術館、拍賣公司、文物修復公司、藝術品公司等藝術品收藏單位和藝術品經營部門。發展目標為文物修復師、文物藝術品經營人員、文物藝術品鑒定人員。
主干課程
陶瓷器修復技術、金屬文物修復技術、書畫修復技術、書畫裝裱技術、古籍修復技術、拓片拓印技術、文物保護學、文物繪圖、文物攝影、文物鑒賞、書體流變、素描造型基礎等。
專業優勢和特色
①辦學實力強勁。該專業教學師資力量雄厚,目前專兼職教師共有9人,副教授1人,博士后1人,博士1人,碩士7人。學院專業共建企業山東德恒文化藝術品有限公司為本專業實訓教學場所,公司下設文物修復中心、文物鑒定修復培訓中心、文物文創開發研究中心、文物藝術品物流服務中心、國際文物藝術品保稅倉儲中心,并一直與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收藏家協會、山東省文物局、山東博物館、山東省成美文物保護中心、濟南市博物館、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濟南中華文化促進會、濟南文物保護與收藏協會等國內外從事文物保護、修復、收藏專家們合作,從事文物保護技術研究的人員及文物鑒定專家60余名,其中正高以上職稱5人,副高以上職稱的10余人,技術修復人員20余人,文物鑒定專家30余人。
②辦學特色鮮明。文物修復與保護專業著眼于“精細化培養,高層次就業”的培養目標,推行“大師引領,校企融合,教學研創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專業教師下企業、能工巧匠進課堂”為途徑,構建了以品牌專業群為核心的“專業核心課+校內工作室實訓+對口企業實踐”課程體系,與山東德恒文化藝術品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業人才共育、成果共享、深度合作。
服裝設計與工藝加工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面向服裝設計與制作、服裝生產加工、家用紡織品設計等行業企業,培養從事服裝設計、服飾搭配、服裝制版、服裝制作、服裝生產管理、圖案設計、紡織產品設計、開發及技術管理等工作,具備紡織服裝行業從業基本素質,掌握服裝設計和裝飾等知識,具備服裝產品設計、制版、制作、生產技術管理等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就業方向
①服裝設計與工藝方向:服裝企事業單位中服裝設計、服飾搭配、服裝制版、服裝制作、服裝生產管理的技術性崗位,服裝電商、服裝個性定制工作室自主創業性崗位。發展目標為服裝設計師、服飾搭配師、服裝制版師、服裝樣衣師、服裝生產管理人員和服裝設計自主創業者。
②家紡裝飾藝術設計方向:本專業主要面向紡織服裝生產企業、家紡設計公司、裝飾布藝生產企業,從事圖案設計、紡織產品設計、開發、技術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紡織品貿易公司從事質量跟單、服裝企業的面料采購等工作。
主干課程
①服裝設計與工藝方向:服裝效果圖、下裝結構制圖與縫制工藝、服裝設計基礎、立體裁剪、女裝結構制圖與縫制工藝、男裝結構制圖與縫制工藝、數碼服裝設計、創意服裝設計與制作、服裝繡花制版、服飾品設計、服裝結構設計、服裝工業制版、服裝CAD、服裝品牌產品設計與生產管理等。
②家紡裝飾藝術設計方向:裝飾基礎與圖案、紡織品印花技術與設計、成衣圖案與手染設計、數碼攝影技術、家紡手工藝制作、繡花與絎縫設計、圖形創意設計、絲綢手繪等。
專業優勢和特色
①辦學實力突出。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為我院重點專業,專業教師比例合理,教學設備配備先進,現有服裝吊掛實訓車間、三維立裁數字化設計工作室、數碼絲印設計工作室、全自動模板實訓工作室、電腦繡花工作室、光電自動化實訓室等一流實訓車間。教學設備達1000余萬元。
②辦學特色明顯。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具有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強調“文化藝術+專業技能+專業知識+專業實訓”課程配置結構,遵循“文藝修身,技藝立命”的原則,強化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培養,重視非遺創新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廣泛開展校企合作培養。
③畢業生就業率高。專業重視技能培養與訓練,強化學生企業頂崗實訓,鼓勵學生自主創業,畢業生素質能力得到社會廣泛認可,畢業生供不應求,對口就業率98.2%以上,畢業生就業收入和工作穩定性高。
教學成果
服裝專業近年來教學成果顯著,系部教學團隊獲山東省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在全國和山東省殘疾人技能大賽、全國非遺創新大賽、職業技能大賽、創新創業大賽中獲省級以上一等獎19項、二等獎16項,先后培養出全國技術能手3人,山東省技術能手4人。系部代表學院取得“全國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全國非遺特色院校獎”“全國職業院校傳統文化建設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2021年學院統籌建設以服裝設計與工藝為核心的藝術設計與工藝專業(特殊教育)專業群,專業團隊在教學科研、專業教學上進一步取得豐碩成果。
康復治療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面向各級醫療機構、康復醫院、殘聯康復中心、社會康復機構及養老機構等行業企業,培養從事推拿、針灸、理療、康復等工作,具備中醫康復從業基本素質,掌握中醫基礎、中藥學、經絡腧穴學等知識,具備推拿治療、針灸治療、康復評定、康復治療、中醫養生康復等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適于各級康復機構、綜合醫院康復科、各類療養院、社區醫療保健中心、民政福利機構、各級殘聯康復中心等相關的崗位。主要就業崗位:康復治療師、物理治療師、作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針灸推拿師等,主要針對中風偏癱、脊髓損傷、顱腦外傷、腦癱、頸肩腰腿疼等疾患的康復治療。
主干課程
康復評定技術、物理因子治療技術、作業治療技術、言語治療技術、運動治療技術、康復治療技術、常見疾病康復、臨床疾病概要、社區康復等。
專業優勢和特色
①辦學歷史悠久。該專業由建校初針灸推拿專業發展而來,是我院重點發展專業之一。專業教師擁有豐富西醫康復與中醫康復的臨床與教學經驗,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畢業生對口就業率達96%
②辦學實力強。專業教師比例合理,實驗設施設備完善,建有康復評定室、運動治療室、作業治療室、理療室、針灸推拿室等校內實訓中心,設備總值達900多萬元。
③社會需求量大。我國康復治療師在數量和質量上遠遠落后于康復醫療實際需要,就業需求量大,就業前景廣闊。
教學成果
2021年9月參加第三屆山東省職業院校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技能大賽榮獲團體三等獎,學生單項一個二等獎,三個三等獎。
2021年5月獲批家庭保健按摩、老年康體指導等兩項“1+X”證書試點,系部六名專業教師完成了“1+X”證書老年康復指導師資和考評員培訓,并順利取得資格證書。
中醫康復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的培養目標,實現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的目標,面向按摩醫院、各級醫療機構、亞健康管理中心、養生保健中心、各級殘疾人康復中心及盲人醫療按摩診所等行業企業,培養從事中醫推拿、中醫康復、針灸等工作,具備中醫基本理論、中醫推拿理論和技能、現代康復醫學理論和技能,具有利用推拿、刮痧、針灸、康復理療等治療手段,為患者提供治療、康復、保健服務的能力,具備一定的創新創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中醫康復人才。
就業方向
本專業面向視障學生招生,畢業生主要就業面向按摩醫院、各級醫療機構推拿科(中醫康復科)各級殘疾人康復中心、養生保健中心及盲人醫療按摩診所等機構。主要就業崗位:中醫推拿、中醫康復、保健按摩、康復理療等崗位。
主干課程
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經絡腧穴學、臨床疾病概要、推拿治療技術、針灸治療技術、康復評定、現代康復治療技術、中醫養生康復學、中醫傳統養生功法學等。
辦學優勢和特色
①師資力量雄厚。專業教師擁有豐富的中醫推拿、針灸及西醫康復的臨床與教學經驗,且全部為“雙師型”教師,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畢業生對口就業率達96%。
②辦學實力強。實驗設施設備完善,建有針灸室、推拿室、康復評定室、運動治療室、作業治療室、理療室以及中藥房等校內實訓中心。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
①網站規劃與開發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面向網站規劃與開發、Web技術服務、網頁設計、平面設計、網絡組建與服務等行業企業,培養從事網站設計、軟件開發、數據庫管理與維護等工作,具備良好的人文、創新、職業素養,掌握計算機軟硬件基礎、網頁設計與制作、響應式Web開發(HTML5+CSS+BootstrapλPHP程序設計、Animate動畫制作、UI界面設計與交互設計等知識,具備網頁設計與制作、數據庫管理、程序設計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②數字媒體應用技術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面向以數字化媒介為載體的廣告、公關與會展公司、文化創意與策劃、影視后期制作等行業,培養從事平面設計、廣告制作、網頁設計與制作、UI界面設計、商業攝影及后期制作等工作,具備較強的數字媒體創新創意能力及良好的政治素養、職業道德素養,掌握平面設計、UI界面設計、攝影攝像、3DS-MAX三維動畫、MAYA動畫設計與制作、視頻編輯等相關工作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就業方向
①網站規劃與開發方向(肢體功能障礙和健全學生):畢業生在企事業單位和叮行業中從事網站開發、網站運營推廣、網站維護、數據庫管理等相關崗位工作,擬發展成為網站策劃師、網站開發工程師、網頁美工設計師、軟件工程師。
②數字媒體應用技術方向(聽力障礙學生):畢業生在各行政事業單位、大中型企業、廣告、公關及會展公司、文化創意與策劃行業中從事平面設計、廣告設計、UI界面設計、動畫設計與制作、攝影攝像、影視后期等相關崗位工作,擬發展成為平面設計師、界面設計師、攝影師、影視后期制作員。
主干課程
①網站規劃與開發方向:網頁設計與制作(HTML5λDIV+CSS網頁布局(JavaScript+jQuery、PHP程序設計、Python程序設計、Java程序語言、Coreldraw平面設計、AutoCAD制圖、UI界面與交互設計等。
②數字媒體應用技術方向:InDesign排版設計、網頁設計與制作、Photoshop平面設計、Illustrator平面設計、3DS-MAX三維動畫、UI界面設計與交互設計、MAYA動畫設計與制作、視頻編輯等。
專業優勢和特色
①師資力量雄厚,通過教師層級開發和人才工程建設,打造專兼結合的“名師引領、雙師教學、能師指導”專業教學團隊。校內專兼職教師共22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7名、講師19名、助教3名、工程師1名,碩士學位比例90%以上。
②注重實踐操作、專業及前沿理論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學生畢業后可取得大專畢業證和1+X界面設計、Web前端,網頁制作員,信息處理技術員,多媒體應用制作技術員等職業資格證書。
③專業建設重視實踐教學環節,校內實踐基礎設施完善,擁有培養復合型技術人才所需要的先進實訓條件。現具有圖形圖像設計、攝影攝像、視頻編輯、界面設計、網頁設計與制作、三維動畫設計、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等八個專業實訓室,專業設備資產1500余萬元。實踐教學條件均按核心課程建設、每個場地一次容納40名學生、基于行動導向的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需要進行配置。與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美的集團等多家企事業單位有著緊密型合作,實現資源共建共享,人員互派、學生實習、聯合培養等。
④學生繼續深造有后盾。鼓勵學生繼續深造,為有意向專升本的畢業生安排免費的考前輔導。
教學成果
教學團隊具有較強的教科研能力。立項省級項目15項,其中,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4項、教育科學規劃課題5項、教育科學研究課題3項、社會科學規劃課題1項、職業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門。
專業注重“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積極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國內、國外的各項專業技能競賽,并取得突出成績。2021年在世界技能大賽GITC比賽中獲一、二、三等獎;2021年在第五屆山東省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首屆全省網絡安全技能競賽中獲優秀組織單位獎;2020年在華東地區殘疾人文化創意作品大賽中獲多項獎項;2020年在第七屆“學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國賽總決賽獲一等獎;2018年獲山東省第六屆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網頁制作項目第一名。
一、三年制專科(高職)報考辦法
(一)高考統招報考辦法
高中起點應往屆畢業生,參加生源地夏季高考,志愿填報我院。我院根據高考投檔情況錄取。學院山東高考招生代碼:E545。
(二)殘障考生單獨招生報考條件和報考辦法
1.面向全國殘障考生,考生必須具有殘疾人證,要求言語、聽力障礙1-4級;視力障礙1-4級;肢體障礙1-4級。
2.考生必須在戶籍或學籍所在省規定時間內完成高考報名,取得夏季高考考生號,否則我院無法辦理錄取手續。
3考生獲得夏季高考考生號后,登錄我院單獨招生報名系統,在規定時間按照要求填報報名信息。
4.網上報名成功后,根據網上報名的提示,在規定時間內,持身份證或戶口本、殘疾人證、高考報名憑證(須含有高考考生號)畢業證或學歷證明(所有證件均需準備原件和復印件,學院收取證件復印件、證明原件),來我院進行證件審核、信息確認、考試等。
二、五年一貫制(高職)報考辦法
1.面向山東省內殘障考生,考生必須具有殘疾人證,要求言語、聽力障礙1-4級;視力障礙1-4級;肢體障礙1-4級。
2.山東省內初中后應屆、往屆殘障畢業生可登錄我院單獨招生報名系統,在規定時間內按照要求填報報名信息。
3.網上報名成功后,根據網上報名的提示,在規定時間內,持身份證或戶口本、殘疾人證、應屆初中畢業生需提供學籍證明,往屆初中畢業生需提供初中畢業證(所有證件均需準備原件和復印件),來我院進行證件審核、信息確認、考試等。
三、考試科目
考試科目及考試大綱,請關注學院招生就業網:https://www.sdse.cn/zsjy/,以當年發布為準。
1、根據國家及省政府的各項資助政策,嚴格按照規定程序申請、發放國家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省政府勵志獎學金等各類獎助學金;
2、殘疾學生學費減免、住宿費、教材費減免
3、減免新生作訓服費及校服費、公寓用品費;
4、根據殘疾學生家庭困難實際情況,按照一檔500元/人/月(約占總人數3
0%)、二檔400元/人/月(約占總人數40%)、三檔300元/人1月(約占總人數30%)的標準,向殘疾學生發放每學期不超過4.5個月的學習期間(包括實習)生活補助;
5、補助省內殘疾學生寒暑假交通費;
6、發放學業助學金(主要指學院獎學金);7、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特殊困難補助、勤工助學金;8、開展相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活動等。
系別 | 招生專業 | 專業方向 | 招生對象 | 學制 | 招生方式 |
藝術設計系 | 工藝美術品設計 | 聽力障礙為主 | 三年制 五年制 |
單獨招生 | |
文物修復與保護 | 聽力障礙為主 | 三年制 | |||
服裝藝術系 | 服裝設計與加工工藝 | 聽力障礙為主 | 三年制 五年制 |
||
醫學康復系 | 中醫康復技術 (中醫康復方向) |
視力障礙為主 | 三年制 | ||
中醫康復技術 | 視力障礙為主 | 三年制 | |||
信息技術系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數字媒體應用技術方向 | 聽力障礙為主 | 三年制 | |
網站規劃與開發方向 | 肢體障礙為主 | 三年制 五年制 |
學院地址:濟南市市中區南辛莊西路326號
網址:www.sdse.cn
招生電話:0531--87198317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