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職業教育“更職業”?煙臺給出答案:統籌職業教育協調發展。在日前煙臺出臺的《煙臺市職業教育發展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中提出,加強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每個縣市區規劃建設1—2所達到山東省規范化中等職業學校標準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基本覆蓋全市所有產業,努力把煙臺從人力資源大市建設成為人力資源強市。
技能人才與本科教育對口培養
根據規劃,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成為重點。今后,煙臺將開展高職教育與技師教育合作培養試點。探索建立高級技能型人才通過應用本科教育對口培養制度。建立面向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為主的注冊升學制度,擴大高等職業學校單獨招生試點規模。到2020年,形成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應用型本科教育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共同發展格局。
中等職業學校布局更加合理。原則上縣域范圍內平均每30萬人口規劃建設一所中等職業學校,各縣市區要集中人力、財力、物力,辦好1—2所公辦中等職業學校。重點建設15所品牌中等職業學校,重點建設煙臺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使其成為能代表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最高水平、在國內具有較強影響力、具備國際技能人才培養能力的高水平學校。積極推進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煙臺工貿技師學院、煙臺職業學院等學校申報高職教育與技師教育合作培養試點,支持試點專業學生同時取得專科學歷證書和三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
同時,煙臺將加強實訓中心建設,打造一批市級、縣級綜合性公共實訓中心和一批專業(專項)公共實訓基地。加強機械加工、汽車維修、電工電子、計算機應用等專業領域綜合實訓基地建設,到2016年底每個縣市區建成1—2個多專業示范性實訓中心。
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學籍互轉
下一步,煙臺職業教育將與基礎教育、繼續教育溝通銜接。開展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學分互認、學籍互轉試點。完善招生考試辦法,建立職業教育、普通教育統一的高中段招生信息和錄取平臺,將符合設置標準的包含技工學校在內的各類中等教育學校納入統一招生平臺。
規范招生秩序和招生行為,嚴格按照50%的比例引導縣域內應屆初中畢業生向中等職業學校分流。逐步推進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資源共享,中等職業學校實訓設施設備、實習實訓中心或基地等可對普通高中學生開放;普通高中實驗室、通用技術教室、圖書館、運動場等可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開放。充分發揮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各自師資優勢,鼓勵優秀師資相互兼課。探索建立人力資源統計預測和發布機制。依托職業院校每年開展各類職業培訓12萬人次以上。
教師隊伍素質將進一步提高。實施煙臺名師、煙臺名校長培養計劃,選派教師出國考察、進修,重點培養50名專業帶頭人和100名骨干教師。到2020年,全市職業學校80%以上的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分別具有三級(高級工)、二級(技師)以上相關工種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以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數為基本參數,工農醫類學校按1∶12.5、綜合類學校按1∶14、財經商貿類學校按1∶16的編制標準配足配齊教師。職業院校教職工編制總額的80%納入編制實名制管理,20%不納入編制實名制管理,用于聘用專業兼職教師。財政部門根據同級機構編制部門備案同意的學校用編數額,按實際聘用專業兼職教師數量及時限,參照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平均薪酬水平核撥經費。按照國家、省、市有關規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教師。
中等職業學校全部免除學費
規劃提出,把民辦職業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職業教育發展規劃。對民辦職業院校實行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分類管理。全面落實民辦職業院校教師在資格認定、職稱評聘、進修培訓、評先選優、課題申請、國際交流等方面與公辦學校教師享受同等待遇等政策。
公共財政保障方面,建立職業教育經費正常增長機制,嚴格落實教育費附加不低于30%和地方教育附加不低于20%用于中等職業教育等政策。企業按照職工工資總額1.5%—2.5%足額提取培訓經費,用于職工培訓。從2013年秋季學期起,煙臺公辦中等職業學校所有全日制正式學籍在校生全部免除學費,符合要求的民辦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年級學生按照有關規定免除學費。逐步提高高等職業學校生均預算內經費撥款標準,縮小與普通本科學校差距。推行職業院校學生實習責任保險制度,將學生實習實訓補貼和投保經費統一納入公用經費補助范圍,確保專款專用。
重點建設八大工程
根據發展規劃,煙臺提出建設八大重點工程。
市級職教集團建設工程。完善市級行業性和區域性職教集團建設機制,支持職教集團開展教學研討、課程改革、校本教材開發、校企合作等活動。從2014年起,對每年市級職教集團考核結果列前三名的牽頭學校,政府給予適當獎勵。
市級示范(名牌)專業建設工程。從2014年起,4年內創建40個市級示范(名牌)專業。2020年前每個市級示范(名牌)專業達到在籍學生規模360人以上、專業專任教師不少于12人、工科醫科類專業實訓設備總值260萬元以上(其他類專業實訓設備總值150萬元以上)的標準。
教師隊伍素質提升工程。從2014年起,每年組織開展職業院校校長培訓、教師“專業和技能雙提升”、專業骨干教師培訓、專業帶頭人培訓、班主任培訓、青年教師企業頂崗培訓等,到2020年組織國外培訓、國家級培訓、省級培訓、市級培訓分別達到100人次、600人次、2000人次、4000人次。
學生技能水平提升工程。從2014年起,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市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大力支持各學校參與全國、省、市技能大賽,對在全國、省、市技能大賽上取得優異成績的參賽選手、指導教師和學校給予適當獎勵,努力培養一批高技能專業人才。
公共實訓中心建設工程。從2014年起,3年內建設1—2處市級綜合性公共實訓中心,力爭將其打造成為本地區綜合、開放、共享的學生實訓中心、技能培訓中心、技術研發中心和技術服務中心。建設一批縣級綜合實訓基地,加強專業(專項)實訓基地建設,鼓勵院校根據自身情況加強和完善實訓基地體系建設。認定一批市級專業(專項)公共實訓基地,在政策方面給予扶持。
市級精品課程建設工程。從2014年起,5年內建設50門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精品課程(其中,技工院校15門)。支持帶動學校按照職業崗位作業流程和職業能力要求重組教學內容,及時引入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逐步構建具有煙臺特色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
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從2015年起,每年重點建設2—3所品牌中等職業學校,到2020年培育出15所達到或超過山東省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標準的品牌學校。
專業帶頭人建設工程。從2015年起,5年內評選50名專業帶頭人(其中,技工院校20人),打造一批師德高尚、在省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專業建設成績突出的專業帶頭人。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