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公路技師學院堅持立足交通、突出特色、技能就業、教培兼顧的辦學方向,山東公路技師學院設有公路工程系、運輸工程系、汽車工程系、智能控制系、信息與管理工程系、基礎部、智慧交通技術應用與試驗中心五系一部一中心,常設專業37個。學院共有三個校區,分別位于濟南、德州兩地,其中主校區坐落在濟南市經十東路,交通便利,設施設備先進齊全,環境優美。總占地面積700余畝,建筑面積19.48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300余人,在校生達12000余人。
山東省交通運輸廳直屬院校、國家級重點職業院校、山東省技工教育特色名校、山東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示范單位、中共山東省委黨校省交通運輸廳分校、中交教研會技工分會思政教育基地、山東省交通運輸系統網絡教育基地、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山東省技師工作站、齊魯技能大師特色工作站、山東省省級文明單位
山東公路技師學院開設公路施工與養護、土建工程檢測、汽車維修、工程機械運用與維修、計算機廣告制作等專業30余個。其中,"公路施工與養護"專業被批準為部級重點專業、山東省首批名牌專業和山東省百強專業;"筑路機械駕駛與維修"專業被批準為山東省重點專業;"公路專業群"被評為省級示范專業群建設項目。
1979年,山東公路技師學院建校,同年,公路與橋梁專業作為學校首批專業開始招生;隨著學校不斷發展,2013年4月在公路教研組基礎上組建了土木工程系;2018年3月,學院進行機構改革,實行院系兩級管理,在土木工程系基礎上,成立了公路工程系,并作為特色院系進行獨立管理。
公路工程系現有在校生3000余人,設有公路施工與養護、公路工程測量、工程造價、無人機+公路四個專業。其中,公路施工與養護專業作為學院的骨干專業,先后被評為部級重點專業、首批名牌專業和山東省百強專業;2014年公路專業群被評為省級示范專業群;2019年與山東交通學院、山東交通職業學院開展“本科+技師”“高職+技師”雙證合作培養。近幾年,與山東省高速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濟南金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等100余家企事業單位和院校組成協同創新發展平臺,實現“政、校、企、協”協同育人的教育格局。
公路工程系教學設施齊全,實習實訓條件良好,建設有“橋梁模型室”、“識圖模型室”“工匠源基地”及試驗檢測實訓室等。公路工程系響應國家智慧制造、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等政策要求,與互聯網+、大數據相結合,逐漸向智慧交通方向轉向升級。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課程內容動態調整,緊跟科技發展步伐和企業人才需求現狀,同時為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開展“識圖與3D打印”、“RTK測量技術”、“工匠源”基地講解、“公路工程試驗檢測”等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
公路工程系學生近幾年參加各種級別各種類別大賽,收獲頗豐。2021年山東省“技能興魯”職業技能大賽全省交通運輸行業公路養護工(學生組)職業能力比賽中獲得一等獎;2021年山東省“技能興魯”職業技能大賽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學生組)獲得個人一等獎;第十二屆山東省大學生數學競賽獲得個人一等獎;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道路與橋梁施工技術應用技能大賽獲得團體一等獎、個人一等獎。
2018年學院進行機構改革,實行院系兩級管理,成立五系兩部,根據交通運輸業發展實際,依托綜合交通,成立了運輸工程系。作為學院充滿活力的新生力量,運輸工程系上下齊心協力、勤奮敬業、務實創新、開拓進取、不斷創新教學理念、辦學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依托交通運輸行業發展實際,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立足于技能教育產教融合的辦學特色,各項工作均取得可喜成績。
運輸工程系立足交通、輻射山東、面向全國,以服務交通強國、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服務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為己任,重點打造交通運輸工程類和智慧物流類品牌專業。努力成為交通運輸技能教育創新發展的先行者、成為復合式高素質技能人才創新型培養的搖籃,爭取率先建成富有交通運輸特色、為學院建成中國一流職業技能院校貢獻智慧的特色系部。
運輸工程系依托學院的大力扶持,現擁有交通部綜合乙級資質的山東公路試驗檢測中心1個,工程測量綜合實訓場地1處,橋梁館1處,鋼筋實訓區2處,測量儀器室2個,制圖實訓室2處,各種教學儀器設備683臺套。全部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建有專業計算機房,配有先進的BIM軟件和物流教學用的仿真軟件。
試驗檢測中心有橋梁支座壓剪試驗機、橋梁靜動載檢測儀、橋梁鋼絞線應力松弛試驗機、橋梁樁基檢測儀、落錘式彎沉儀、非金屬超聲波檢測儀、60t萬能試驗機、核子密度儀等實習實訓儀器設備。這些實訓室按照崗位職業環境建設,對多種技能進行綜合訓練,取代過去單一課程、單一功能的訓練模式,使學生獲得最充分、最先進的工作現場的實踐訓練,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
運輸工程系現有土建檢測、建筑工程管理、城市軌道交通運輸與管理、現代物流、鐵路客運服務等專業。運輸工程系現有專兼職教師37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12人,中級職稱10人,“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90%以上,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達到50%。專業教師團隊中,山東省首席技師2名,全國交通技術能手7人,二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比例達到60%以上。很多教師參加了全國教材編寫和全國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制定等工作,完成了多個部級、省級科研項目,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了多篇論文,部分教師在全國、全省技術比武、講課大賽中獲獎。除完成正常教學和科研工作外,還承擔著交通運輸系統相關的職業培訓、技能培訓、技能鑒定等工作,為交通運輸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運輸工程系把人才培養作為中心工作,以培養適應智能時代需要的復合式創新型高素質技能人才為目標,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探索實施以學生學習成效為導向的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深入推進產教融合、理實融合、技能與文化融合、教育與生活融合、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職業生涯拓展能力和幸福生活創造能力。瞄準未來社會和經濟發展,緊貼交通運輸產業和新舊動能轉換布局,打造品牌專業,與山東高速公路集團、山東交通科研院、山東交通運輸集團、山東水發集團等一流企業合作,共同制定專業標準、共同開發課程、共建師資團隊、共同培養技能人才,目標是在服務一流企業中成就自身一流。重視開展“開學第一課”等文化教育,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全面推進技能教育文化育人。
汽車工程系始建于1979年,是學院重點發展的系部之一,多年來,一直堅持“以人為本、尊師重教、德能兼備、創新發展”的育人理念,注重內涵發展,突顯實踐教學,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模式,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
汽車工程系開設汽車維修、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鈑金與涂裝、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四個專業,其中汽車維修、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被交通部評為名牌重點專業、山東省重點專業。
汽車工程系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治學嚴謹、年富力強、實力雄厚的教師隊伍。現有專職教師25人,兼職教師4人,其中具有碩士學歷的教師5人。在聘正高級職稱3人,高級職稱6,中級職稱13人,汽車維修工程師13人,高級技師4人,全國交通教育教學能手1人,山東省技術能手1人,“雙師”型教師29人。
汽車工程系建有完善的實習實訓場所,經過多年的發展,擁有實訓中心1個、實訓室14個和實訓區2處,實習實訓場所3000余平方米,擁有汽車整車設備20余臺,實訓設備價值600余萬元。
汽車工程系擁有一流的汽車駕駛培訓學校,建有標準的汽車駕駛訓練場,占地70余畝,教練車40余臺,價值500余萬元。多年來汽車駕駛培訓學員考試通過率在濟南市一直名列前茅。汽車工程系學生在學考取駕照,具有一定的優惠政策。
汽車工程系在教學模式上,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注重學生操作技能訓練,突出實踐特色,提高學生生產實踐能力、崗位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積極開展“工學結合”、“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廣泛開展校企合作,建立多個校外實訓基地,組織學生到校企合作單位進行生產實訓,使教學與生產一線實現零距離對接。
汽車工程系在學生管理上,實行半封閉、半軍事化管理。建有專職的學生管理隊伍,實行24小時全天候管理,確保學生學習生活正常運行。建有武術、足球、籃球、攝影、書法、合唱等多個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堅持以思想教育為先導,管理育人為中心,加強學生日常行為引導,培養學生團隊意識、紀律意識和責任意識。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汽車工程系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緊緊圍繞學生發展和企業實際需求培養輸送人才,與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濟南吉利汽車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潤華集團、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山東御捷馬新能源汽車制造公司等大中型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實行訂單班培養,實現入校即入企、畢業即就業的培養目標。多年來學生就業率均達到98%,畢業生供不應求,遍布于全省各地,得到用人單位一致好評。
目前我系共有教職工25人,其中科員4人,專職教師12人,專職班主任6人。本學年為我系上課的兼職教師共計33人,外聘代課教師7人。我系共有在籍學生2861人,其中2017級569人,2018級521人,2019級524人,2020級1247人。學生主要分布在計算機應用與維修、電子商務和計算機廣告制作三個專業,計算機應用與維修專業1320人,其中春考學生829人,電子商務專業1261人,其中春考809人,計算機廣告制作280人。
教學方面
1.提前準備,充分研判,圓滿完成疫情期間各項教學任務。學期開始前,根據疫情發展情況,我系提前研究線上教學模式,測試各類線上教學平臺9套,逐門課程研究教學方案和教學計劃。2月15日學院正式啟動線上教學工作后,我系積極配合教務處選定教學平臺和教學設備,保障線上教學順利進行。復工復學后,我系按照學院統一部署分批次開學,研究線上線下同步教學方案,確保了各項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
2.積極推進線上考試改革,在上機考試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根據疫情需要,測試各類手機考試系統5套,確保線上考試零差錯圓滿完成。
3.以賽促教,選派2名教師參加教師職業能力大賽,均獲得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全國二等獎和山東省賽三等獎,并分別獲得濟南市賽第一名和第二名。
4.重視校企合作,選派李方敏、孫碩兩名老師深入企業學習,并獨立完成了學院主校區三維數字校園的制作。
5.完成了我系2018級學生工學交替安排,工學交替崗位與專業對口,辦公條件和住宿條件優越。
學生管理方面
1.將班主任工作的落實放在了學生管理的首位,嚴抓班主任例會制度、值班制度、學習制度、班主任老帶新等措施,確保各項學管工作扎實有效。
2.扎實做好疫情期間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要求班主任定期召開班會,宣傳教育學生遵守各級疫情防控要請求。做到科學防控、聽從指揮、不信謠、不傳謠。每周召開學管工作例會,及時安排落實防控管理要求。
3.制定了疫情期間學生管理方案,編制了“疫情期間學生教室、宿舍、其他場所應急處置辦法”、“疫情期間班主任工作細則”、“疫情期間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疫情期間作息時間”、“疫情期間學管人員值班表”,全體人員簽訂了疫情防控責任書。
4.按要求及時摸排、填報學生各類防控信息、六類重點人群報送。全面準確排查各批次返校學生防控信息。
5.嚴格返校學生管理,要求學生遵守疫情核驗規定,實行全封閉管理,系里安排學管人員5+2、白+黑24小時值守。
6.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疫情防控活動,參加繪畫、書法、詩朗誦、微視頻等活動,宣傳和參與科學防控疫情。
7.注重學生會干部的選拔培養工作。抓好學生干部隊伍的建設,選好、用好、引導好、管理好學生干部,是我系學生管理的重要節點之一。
8.通過新生學籍管理,逐一落實學生保險、復雜學籍注冊等問題,沒有出現任何紕漏。完成2019級、2020級新生學籍注冊、完成2018級學生轉學段注冊工作。準確排查建檔立卡學生扶貧工作。
9.按時評選發放學生助學金、獎學金工作。
10.組織1000余名學生參加職業技能提升培訓。
11.IT、微信、繪畫等社團有序開展。2019年秋季運動會我系團體取得了由四到二的好成績。
12.學生道德品質提升展現。2020年初計算機專業2名學生,撿到現金1萬元整和金融卡多張交給班主任老師,并通過公安機關找到失主,其拾金不昧行為值得稱贊和表彰。
13.克服學管人員的調整和嚴重不足,努力使學生管理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
信息化及設備維修方面
1.完成了數據中心三大平臺以及人事、OA、教務系統的建設。
2.結合使用情況繼續完善學工系統各項流程以及數據對接的建設。
3.協助財務處完成了學生繳費系統和票據系統的上云部署及數據對接工作。
4.多次完成了各類專項網絡安全重要保護期的信息系統安全保障工作,累積完成7×24小時值班值守超過100天。
5.完成2020年度公安系統和省廳科教處要求的網絡信息系統全面摸排工作。
6.先后處理山東省大數據局和浪潮政務云服務商發布的網絡安全漏洞,共計879個。
7.采用日常維修和突擊維修等多種形式,累積維修計算機及教學多媒體設備200余臺次。
山東公路技師學院圍繞交通產業鏈和區域經濟發展,開設公路施工與養護、土建工程檢測、汽車維修、工程機械運用與維修、計算機廣告制作等專業30余個。公路施工與養護是交通部重點專業和山東省百強專業,工程機械運用與維修是山東省重點和名牌專業,土木工程專業群為山東省技工院校示范專業群。學院擁有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交通系統名師獎1人,交通職業教育專業帶頭人3人,交通系統技術能手18人,齊魯首席技師1人,山東省首席技師5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技師1人。實習實訓場所共30萬平方米,設備總價值8000余萬元。
山東公路技師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緊緊圍繞學生發展和企業實際需求培養和輸送人才。學院與300余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實現入學即入企、畢業即就業的培養目標。學院實行畢業生跟蹤服務制度,及時反饋畢業生信息,真正做到畢業生專業對口,工作穩定,工資收入滿意。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