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易找,技工難求”是目前我國人才招聘市場上的現狀。隨著近幾年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生產服務一線技能人才缺口逐漸顯現。在每年的三四月份,部分技工學校當年的畢業生就被“搶購”一空,這與當前本科生、碩士博士生擇業難形成鮮明對比。據了解,目前,青島市職校畢業生分配簽約率達到 95%以上。不少企業甚至提前“預定”了 2009年的畢業生。雖然職校學生就業形勢較好,但是學生的就業心理卻普遍存在著障礙,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和社會的穩定發展。筆者在所在學校 6000多名涉及機械、電氣、機電、計算機、物流等多個專業的在校生中分專業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通過對調查的整理分析及教師課上、課下觀察和咨詢,結合筆者從事學生就業工作多年以來的經驗,對存在的問題作一分析。
一、職校學生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
1.適應能力差
職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部分學生受地域文化、生活習慣等因素影響較重,難以適應就業區域的生活習慣、工作環境乃至文化環境。學生來到學校后,依然習慣于甚至依賴于原有的環境。因此,在就業時缺乏心理準備和適應時間。
2.學習成績差
學習是學生的天職,是學生身心發展的主要實現手段。目前,職校學生的學習心理問題主要是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不認真。在實習就業階段,學習成績好,學生在就業時心里有底,自信心足;反之,學生即便實際操作再好也很難有充足的信心。況且,目前大部分用人單位在選聘人員時是根據筆試成績確定面試名額的。
3.人際關系緊張
不同區域、不同生活習慣的學生從五湖四海來到同一個學校,如何能夠和陌生的同學建立良好的關系是每一個學生入校后面臨的首要問題。有些學生由于人際關系處理不好,很容易將負面影響帶到學習等方面來,尤其是在實習就業階段,不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實習就業的大忌。
4.好高騖遠,眼高手低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目前,學校里也出現了本應在社會中才能看到的現象,如攀比現象,學生間互相攀比穿著和消費水平。學生心理普遍輕浮,不夠踏實,尤其是正在實習就業的學生,對將來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沒有客觀的評價,在參加企業面試時,僅是從自身出發,“講條件、談待遇、好享受、惡工作”,認為自己經過在學校幾年的學習能夠勝任任何同行業的工作。
5.自身心理素質差
現在的學生是“溫室里的花朵”“父母的心頭肉”,在成長的過程中被呵護甚至被溺愛,很少經歷挫折磨礪,缺乏應對挫折的心理素質。有些學生在經歷一次面試失利后就一蹶不振,難以走出心理的陰影,導致難以以良好的心態應對其他企業的面試而再次痛失機會。有的學生則在參加面試時表現出極度的焦慮和不知所措,導致自己不能正常發揮,而失掉機會,這些都是學生自身心理素質不過關的表現。
二、針對性建議和措施
1.開設心理健康課
首先,學校領導應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并設置相應的心理咨詢機構。通過“心理健康熱線”等渠道加強與學生的心理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并建立心理檔案。其次,將心理健康課設置為必修課,課程可以分為理論和實操兩部分。設置理論課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同時,切合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對學習、人際交往、青春期生理等問題進行實際訓練。這樣不僅讓學生了解了心理健康的有關知識,而且讓學生掌握了心理調節的基本技能。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營造“學、比、趕、超”的學習風氣,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和意義。同時,加強教育教學改革和監管力度,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通過專業理論知識競賽、專業技能比武等方式激發學生對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興趣和熱情,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整體成績,為學生就業時在學習心理上加上厚重的信心砝碼。
3.開展文體活動
定期組織各種趣味性的文體活動,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增進學生間的友誼和人際關系,加強集體的協作與團結。
4.將就業指導課設置為必修課,加強學生的就業指導
要針對技校學生,尤其是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可使學生對自身準確定位,客觀地評價自己;對現實的社會和就業政策有及時的了解,能有的放矢;對就業有充分的認識,能準確地把握機會。
5.有針對性地開設情景訓練課
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可巧妙地設置情景,如設置難題、制造挫折,讓學生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既不是望而生畏、束手無策,也不是輕而易舉、一帆風順,而是需要冷靜應對,克服困難,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達到目的。通過訓練,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練意志品質,使他們懂得如何迎接困難和挑戰,面對挫折和苦難,知道大喜之時要節制,大悲來臨也能坦然承受。只有這樣,才能應對激烈的社會競爭。
總之,針對技校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們要采取多方面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提高對自身的認識,從而使之以自信、積極的態度迎接社會的挑戰。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