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英才高級技工學校是在原濟南試金集團有限公司技工學校(始建于1986年)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經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批準建立的民辦技工學校,招生就業均列入省、市人社系統的統招統派計劃,現隸屬于山東英才學院。學校現有機電工程系教學班9個,信息工程系教學班18個,商貿系教學班35個,建筑工程系教學班11個,藝術系教學班17個,學前教育系教學班21個,經濟管理系教學班19個,在校生6000人,教職工331人。學校2007年被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評為省(部)級重點技工學校,現為"山東省高級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是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定點"職業技能鑒定所"和"再就業培訓基地",曾先后多次被濟南市教育局、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濟南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濟南市職業技能鑒定優秀單位"、"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技能比武優秀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位于濟南市高新技術開發區英才路2號,占地面積240余畝,固定資產一億多元,建有教學樓、實驗實訓樓、宿舍樓、圖書館、學生食堂、學生活動中心、學生就業服務中心等建筑,建筑面積8.2萬平方米,其中建有8個實驗實訓教學中心,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學校體育用地面積2.17萬平方米,建有籃球場、足球場、田徑場、網球場、乒乓球場等體育運動場,并配有球類、田徑、體操等相應器材,能滿足學校正常體育教學及業余活動開展的需要。學校重視綠化建設,校園綠樹成蔭,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景色怡人,校園綠化面積占學校總面積的32%。
學校根據市場、企業需求,設置專業和課程,常設機床切削加工、數控加工、機械裝配、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市場營銷、電子商務、計算機應用與維修、計算機信息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室內設計、家政服務等十幾個中高級技工專業。其中機械裝配為山東省名牌重點專業,數控加工、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為濟南市名牌重點專業。學校擁有與常設專業配套的教學設施設備,實驗、實訓設備總值達3562.41萬元,多媒體教室60個。機電工程實驗實訓教學中心具有普車83臺,普通銑床14臺,數控車床34臺,數控加工中心8臺,數控銑床4臺,數控仿真教室三個,電工實訓車間兩個,鉗工實訓車間兩個,計算機房三個,專業實驗室十三個,總值1546.05萬元;信息工程實驗實訓教學中心建有計算機信息管理、計算機應用與維修專業實驗實訓室十七個,資產總值537.91萬元;現代商貿實驗實訓教學中心建有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專業實驗實訓室三個,資產總值189.63萬元;建筑工程實驗實訓教學中心建有建筑工程管理專業實驗實訓室十六個,資產總值502.28萬元;藝術綜合實驗實訓教學中心建有室內設計專業實驗實訓室十二個,資產總值412.18萬元;汽車工程實驗實訓教學中心現有十六個實驗實訓室,資產總值186萬元;經濟管理實驗實訓教學中心現有四個實驗實訓室,資產總值78.25萬元;家政服務實驗實訓教學中心現有八個實驗實訓室,資產總值374.36萬元。學校八大實驗實訓教學中心(家政服務實驗實訓教學中心除外)可同時提供3334個工位,供學生實習,生均工位1.39個。大部分設備設施達到或高于企業生產水平,主要設備達到囯內先進水平,完全滿足學生理論學習和實驗實訓的需要,同時學校開辟了一條"產業化發展創效益、以產促學夯技能"的新路子。
學校建有圖書館和閱覽室,共有藏書20萬余冊,其中電子圖書11.7萬冊,訂有各種報刊69種,各類雜志1502種,專業圖書達到圖書總數的70%,能夠滿足教學、科研及師生課外閱讀的需要,豐富了師生的文化生活。
山東英才高級技工學校致力于改善辦學條件,現有多媒體教室60個,所有教室、教學設備適應所設工種(專業)特點,完全滿足各類教學的需要。學校開通了校園局域網,網絡軟硬件設備設施齊全、先進,網絡管理規章制度健全,形成了以Internet網與多媒體教學資源綜合應用的網絡教學平臺,為教師的備課、查閱資料、掌握信息、制作課件提供了保障。學校網站既是對外宣傳交流的窗口,也是方便師生工作和學習的應用服務門戶,完全滿足師生信息交流及網絡教育的需要。
學校具有三十多年的技工院校辦學經驗和成熟規范的運行模式,經過三十多年的沉淀和積累,學校已形成以下鮮明的辦學特色:
1、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厚愛嚴管,精心育人,以"激勵"教育為主,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進取心。
2、獨具特色的教學體系。采用"分層次"、"模塊式"、"問題式"教學,實施三個指導(示范指導、巡回指導、專題與產品指導),做好三個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相結 合、一種專業與兩種相近技能相結合、實訓教學與車間生產相結合),突出技能訓練,形成了以實踐教學為主線,以企業需求為主導的培養模式,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
3、一專多能的培養模式。堅持"高起點、嚴要求、重實踐、勤訓練、技術精"的辦學方向,以培養"技能型、技術型、復合型"人才為目標,推行"精一會二,一專多能"的培養模式,培養復合型的技術技能人才。
4、貼近企業的技能特色。無限貼近企業辦學,實訓教師全部是來自企業一線的技師和高級技師,他們了解企業一線的新技術、新工藝,指導學生掌握企業實際生產中的難點、要點,并對各企業的關鍵技術分別進行重點訓練,實現學校實訓教學與企業車間生產的零距離對接。
5、積極推行"雙證書"教育。為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社會地位,增加技工招生和就業的吸引力,我校在完成技工教育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積極報讀相同或相近專業的成人大專或國開大專,學生畢業時,除獲得技工院校畢業證及高級技工職業資格證外,還獲得相關專業的成人或國開專科畢業證,成為復合型高端技術技能人才。
學校堅持師資隊伍建設與學校發展相適應,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結構合理、穩定高效的師資隊伍。我校現有教職工331人,專職教師289人,自有教師223人,外聘教師66人。教師隊伍年齡、學歷、職稱結構合理,各類教師比例適當,教師隊伍與辦學規模、辦學層次相適應。現有專職教師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教師占75%,具有教授、副教授及其他中高級技術職稱者占教師總數的86%。專任教師中"雙師型"教師占56%;實習指導教師77人,均來自企事業生產一線,其中高級實習指導教師31人,高級技師36人,技師10人;我校各專業均配備了在濟南當地本專業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專業帶頭人,他們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高級技術職稱、中高級及以上職業資格,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教研、科研能力,是各專業的技術拔尖人才。
地址: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英才路2號 郵編:250104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