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縣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創辦于2008年,隸屬微山縣教育局主管,微山縣職業教育中心現占地60畝,建筑面積30951平方米,24個班級規模。建有微機室、數控機床、電子、電工、鉗工及電氣焊工等12個實驗實訓室,現開設數控技術應用、機電技術應用、焊接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旅游服務與管理、農村電氣技術、農村經濟綜合管理等7個專業。
微山縣職業教育中心學校自成立以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樹立服務學生發展、服務湖區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系統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職業能力和創新精神。堅持不懈加強職業教育理論的學習與研究,自覺遵循“對接產業(行業),工學結合,提升質量,推動職業教育發展,有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發展路徑,結合實際推行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綱,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校企合作為途徑的額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以專業教師、行業企業技術人員和職業教育專家等為主體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開展行業企業人力資源需求調研,定期進行專業建設的相關論證活動。
1、加強人才培養,不斷優化師資隊伍
我校按照“充實、優化、穩定、提高”的思路,加強師資培訓工作。一是組織教師“走出去”積極參加上組織的專業教師培訓活動,2015年我校教師參加國家級培訓4人,省級培訓5人,市局培訓10人。組織部分骨干教師和學校領導先后到南京南車技工學校,薛城職業中專學校,鄒城高級職業技術學校,金鄉職業中專等學校參觀學習。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雙師型”教師培養步伐。充分利用多種途徑培訓師資,進一步提高“雙師型”教師的整體技能水平和比例,不斷提高教師的實踐水平和操作技能。利用假期時間參加技能訓練,力爭使專業教師都能擁有雙證:即學歷證書,技能證書做到持證上崗,使盡可能多的教師向“雙師型”教師行列邁進。三是為貫徹全國職教會議和國家,省,市,有關文件精神,薛城區職業中專與我校結對幫扶。通過交流,我校在教師培養,專業建設,教學管理等方面得到很大提高。四是教師為人師表,從嚴治教。教師積極參加教學改革課題研究和各種競賽,立足教學崗位普遍開展校本教研和培訓。2014年我校教師獲得省優質課二等獎1人,市級優質課三等獎1人市級教學基本功二等獎1人,市級技能大賽數控車床類輔導學生類三等獎1人,縣級優質課1人,縣級教學能手2人;2015年我校教師在市級技能大賽獲得二等獎1人,三等獎3人,學生組三等獎3人。
2、校企合作逐步深化,課程改革初見成效
深化校校聯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積極探索聯合辦學的新思路。構建起市場需求與勞動就業緊密結合,學校與企業雙向介入,職前教育與職后培訓并舉,結構合理,功能多樣的專業體系。進一步做好了與山東名雅集團、山東中晶新能源有限公司,山東科泰碳纖維有限公司及山東新目標紡織有限公司、山東雙潤集團、山東浩翔紡織有限公司、微山縣霞光有限公司等企業聯合招生工作。
根據各專業需要,合理安排理論、實習課教學,突進“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教學特色。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制作出專業教學方案、培養目標,切實加強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并不斷完善。
3、突出技術技能培養,實踐教學走向規范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為新型工業化服務,要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服務,要為建設新農村服務,要為提高勞動者素質服務,必須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專門人才。
強化實習教學。加強計算機、數控、普車、電工、焊工、鉗工實習是教學工作重點之一。為確保學校的骨干專業的實習教學,教務處將在現有人力和實習條件下,最大限度的安排實習課時,以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
廣泛開展技能競賽活動,規范技能訓練程序,提高訓練效率。精心組織、精心設計、精心輔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工作素質和職業技能。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技能比賽活動,對在上級組織的技能比賽活動中活動優異成績的任課老師,年終考評時給予加分。重視專業技能考核,為提高學生就業本領,加大就業班的學生專業技能考核力度。
4、精心培育專業特色,努力打造學校品牌
為適應我縣經濟建設的發展,滿足企業對中等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職教中心以著力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為核心任務,明確建設目標,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專業建設符合學校整體發展整理規劃。在職業教育專業設置上大力推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密切學校同企業的聯系和合作,探索校企聯合招生、招工培訓、參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及“圍繞產業辦專業,辦好專業為產業”的辦學模式。根據社會需求和自身經濟特點,及時改造現有專業,調整專業方向,形成專業特色和優勢,培養緊缺技能人才。
結合我校的教師隊伍和實訓設備的實際情況,進一步落實職教中心骨干專業培養計劃。根據各專業教學方案,明確培養目標,切實加強理論教學、實踐教學,使學生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擴寬專業知識的能力,使我校的專業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并努力把我校船舶制造專業、汽車維修專業、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舞蹈專業打造成為省、市級骨干專業。
5、規劃教育教學管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為做好職業教育教學工作,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教學管理。規范執行國家和省公共文化基礎課程、專業技能課程教學大綱。按照國家和省相關要求,開全課程,開足課程。合理確定公共文化基礎課程、專業技能課程的學時比例。樹立現代職業教育思想和專業特制的辦學理念和教風學風等,培養學生職業素養。
首先,學校根據工作需要建立了學校管理科室,按照崗位設置標準設置了學校崗位及職責,明確了科室負責人及工作職責。使學校的教學和各項管理工作規范化、正規化。
其次,堅持學校干部值班制度。為促使學校的工作的發展,確保學校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校委會成員分組輪流值班,堅持每天值班時間從早操到晚自習,負責學校教職工的考勤、學生管理、環境衛生等日常管理工作,及時處理學校突發事件,對各項工作進行量化評比及督促檢查。
再次,切實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堅持素質教育、堅持全面育人,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建立了政教工作計劃,確立了政教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建立了對班主任教師的考核制度,及時檢查班主任早操、晚自習出勤等情況,作為對班主任的考核依據。加強學生的出勤、紀律及宿舍的衛生安全檢查,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及評比方法,組織老師和同學進行檢查,每天公布各班出勤、紀律、宿舍、衛生等檢查情況。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校園文化,提高了學生的各項素質,培養了學生的良好行為規范,提高了我校德育管理水平。扎實做好家庭困難學生資助工作,近年來沒有一個貧困學生因經濟困難而輟學。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