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系是聊城技師學院重點系,現有專兼職教師45人,其中正教授1人,高級講師10人,講師20人,碩士研究生10人,獲得高級以上職業資格教師30人,雙師比例達到86%。系部有5個專業實訓室、8個計算機房,近400臺高配置微機供學生上機,另有200余臺微機供學生拆裝實習。現開設計算機信息管理、計算機應用、無人機操控與維護、增材制造技術應用(三維打印方向)、物聯網應用技術等不同招生層次的專業。信息工程系專業課程采用一體化項目教學,專業與企業長期開展密切合作,聘請企業技術專家擔任專業技能課程教學,使學生有效達到就業即上崗的技能水平。
本著服務于學生貢獻與社會的目的,近年我系先后與聊城聯通、智得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聊城華唐聯易君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博奧克生物制藥、聊城聊易科技有限公司、思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攬悅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百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紫光圖文系統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為畢業生就業和升學深造提供了可靠保障。
專業名稱 | 招生層次 | 學制(年) | 招生對象 |
計算機信息管理 | 預備技師 | 3 | 中職、中技畢業生 |
計算機信息管理 | 3+3預備技師 | 6 | 初中畢業生 |
計算機信息管理 | 3+2高級技工 | 5 | 初中畢業生 |
無人機操控與維護(無人機應用技術) | 三二連讀大專 | 5 | 應屆初中畢業生 |
無人機操控與維護 | 中專 | 3 | 初中畢業生 |
計算機應用 | 中專 | 3 | 初中畢業生 |
大數據技術應用 | 中專 | 3 | 初中畢業生 |
物聯網技術應用 | 中專 | 3 | 初中畢業生 |
增材制造技術應用 | 中專 | 3 | 初中畢業生 |
計算機信息管理
專業簡介:本專業主要面向聊城市及周邊地區,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新型信息技術產業需要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具備計算機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與專業知識,同時具備較強的實踐操作和應用能力,能夠在計算機應用、生產和服務以及信息化管理等領域,從事計算機系統安裝與維護、信息系統分析、設計與管理、數據分析及應用,網絡組建與管理、網站建設與管理、網頁設計、多媒體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扎實的信息管理基礎知識和較強的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能掌握信息管理與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熟練應用計算機進行辦公自動化操作,可進行計算機、局域網的組裝與維護,有較好的信息素養,能進行信息的采集、處理和加工,能對企事業單位的信息系統進行操作、維護及網站的應用與開發,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
就業崗位:畢業生主要面向商業、貿易、金融、網絡等企業,從事網絡應用、硬件組裝與維修、軟件開發、系統維護、信息統計分析與處理、數據庫系統與應用、管理學基礎、網站設計與維護、電子商務等工作。
核心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圖形圖像設計、數據庫技術、網頁設計、ASP.NET動態網頁、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管理信息系統、Java程序設計、網絡組建與維護、網絡信息安全、網絡綜合布線、數據檢索技術、Python語言、二維動畫設計、視頻編輯等課程。
專業技術技能:(1)具有熟練應用和操作計算機的能力。(2)具有較好的英語聽、閱讀能力及簡單的寫作能力。(3)熟悉.NET框架平臺,熟練基于.NET框架的程序開發。(4)熟練掌握SQL Server數據庫,能夠對數據庫進行各種操作。
計算機應用
專業層次:中專學制:3年
專業簡介: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面向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領域,培養從事計算機及相關設備的使用、維護、管理,以及相關領域的軟件與硬件操作、辦公應用、網絡應用、多媒體應用和信息處理等操作或IT產品銷售,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培養目標:計算機應用專業以培養高素質、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需求的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培養能熟練使用辦公軟件、具有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管理和維護能力、網站開發和網頁設計能力、數據庫開發技術及數據庫管理和維護能力、多媒體制作與圖像處理能力,以及計算機網絡系統管理和維護能力的高級技術的應用性人才為目標。
就業崗位:網絡信息類企事業單位:網站設計與開發、網絡規劃與設計、網絡系統設計和測試、應用軟件開發、系統管理與維護、信息產品設計與技術支持。
核心課程: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常用工具軟件、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庫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圖形圖像處理、網頁設計與制作、JAVA程序設計、ASP.NET動態網頁、二維動畫制作、多媒體技術與應用等課程。
專業技術技能:操作系統基礎知識,各種操作系統的使用(包括網絡操作系統),網絡組建,基礎小型局域網,簡單的網絡管理。編程(基礎C),數據庫的組建(包括ado.net的網頁制作),網頁制作,計算機網絡技術等等。
物聯網技術應用
專業層次:中專學制:3年
專業簡介:物聯網是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具有產業鏈長、涉及多個產業群的特點,其應用范圍涵蓋多個行業領域,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是未來IT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物聯網工程是一門涵蓋了傳感器技術、射頻識別技術、嵌入式系統技術、數據庫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云計算技術等的綜合性專業,是一門應用面廣,綜合性強,對實踐能力要求很高的學科。本專業以信息感知、傳輸、處理和控制為主線,以計算機、物聯網理論的掌握和理解為基礎,主要學習物聯網的相關理論、方法和技能,具備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傳感技術等信息領域寬廣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著力于培養具有良好信息技術理論基礎,具有物聯網系統工程項目管理與系統集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培養目標:掌握物聯網系統設計、施工、調試、維護與管理等技能;掌握感知技術、有線和無線傳輸技術、交換技術、組網技術、網關技術等網絡技術;掌握數據存儲、數據挖掘、平臺服務、信息呈現等技術,掌握物聯網技術能應用于圖像處理、圖像與模式識別、可視化、系統優化與布局優化、模糊優化等領域。
就業崗位:學生畢業后主要就業于與物聯網相關的企業、行業,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網絡協議和標準、無線傳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設計、開發、管理與維護,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機構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
核心課程:物聯網與計算機導論、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Java語言程序設計、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數字通信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原理及應用、移動應用開發、傳感器技術、無線傳感器網絡、軟件工程與項目管理、物聯網系統集成。
專業技術技能:系統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經歷系統的專業實踐,理解計算學科的基本概念、知識結構、典型方法,建立數字化、算法、模塊化與層次化等核心專業意識。掌握計算學科的基本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強烈的工程意識或研究探索意識,并具備綜合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方法和技術解決復雜的實際問題及對結果進行分析的能力。具有終身學習意識,能夠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和新技術、新知識,持續提高自己的能力。了解計算學科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具有創新意識,并具有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的初步能力。了解與專業相關的職業和行業的重要法律、法規及方針與政策,理解工程技術與信息技術應用相關的倫理基本要求,在系統設計過程中能夠綜合考慮經濟、環境、法律、安全、健康、倫理等制約因素。具有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具有初步的外語應用能力,能閱讀該專業的外文材料,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競爭與合作能力。
增材制造技術應用(3D打印技術)
專業層次:中專學制:3年
專業簡介:3D打印技術是制造史上的巨大突破,利用3D打印技術這種新的制造方式可免除制造刀具、夾具和模具的過程,直接進行產品加工,降低加工成本。當下全球3D打印市場規模已經呈幾何級增長態勢,我國3D打印產業也邁入發展加速期。加速發展、改革、創新中國3D打印專業職業教育,培養大量高素質的3D打印技術應用人才已迫在眉睫。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掌握CAD/CAM/CAE最新應用技術,具有較強的模具設計與制造操作技能,成為從事模具設計與制造和生產管理的高技能人才。
就業崗位:可在產品制造企業、打印服務公司、設計公司和其他3D領域企業擔任設計、技術操作、咨詢服務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從事3D產品設計、三維掃描造型、打印設備維護與管理等工作。
核心課程:機械制圖與機械CAD、機械基礎、電工技術、機械制造技術、3D成型材料功能與應用、CAD/CAM軟件應用、逆向工程技能訓練、3D打印綜合技能訓練等。
專業技術技能:能勝任三維建模、3D打印設備操作、設備日常維護、3D打印數據采集、3D打印后處理(打磨、拋光、清洗、裝配)等工作任務,具備較強的責任心、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能勝任產品創意設計、逆向設計、設備故障診斷與調試、產品檢測、產品質量分析與優化、3D打印數據采集與處理、3D打印后處理(上色、絲印、打標)等工作任務,具備較強的責任心、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以及一定的管理和協調能力,具有職業生涯發展能力。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