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現代職業教育?其關鍵要素應當包含哪些方面?這是目前職教界正熱議的話題。答案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指標,比如實訓設備的裝備水平、信息化水平、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職業教育體系的完善程度等等。這些方面當然都很重要,然而更為重要的還應當是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的那些關鍵方面。教育界當前有種強烈的聲音,那就是要求教育回歸它自身,這一思想的提出很有針對性,也很及時。從這個角度看,現代職業教育的建設內容,應當緊貼人才培養過程來展開,而其中最為關鍵的要素就是課程、教學與教師。只有當這三個方面真正建設好了,我們才會真正擁有現代職業教育。
首先是課程。之所以把課程作為首要要素,是因為課程是現代教育的基石,它是教育中的基礎設施。如果沒有高質量的課程體系,職業教育的很多建設工作都會事倍功半,甚至是毫無收獲。比如實訓基地建設,不以課程功能為依據的實訓基地建設是盲目的;再比如教育質量,如果沒有完善的課程體系,提升教育質量的依據是什么?憑借什么對教育質量進行測評和監控?對我國職業教育來說,要集中精力解決的是國家課程的建設問題。西方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之所以已開始全面邁入現代化階段,就是因為他們在20 世紀90 年代直至21 世紀初,已基本完成了職業教育的國家課程體系建設,如英國的NVQ 體系、澳大利亞的培訓包體系、德國的學習領域課程體系(其培訓條例早就非常完善)、美國各州的職業教育內容標準體系等等。那么我國的情況如何呢?這些年來,課程改革的理念一直層出不窮,職業院校的課程建設一直處于較為活躍的狀態,然而成效并不顯著,這是為什么?就是因為我國缺少一套科學、系統的職業教育國家課程體系。這套課程體系的缺失,已成為影響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影響我國現代職業教育建設的關鍵障礙。我國要實現現代職業教育的建設目標,首先必須深入研究、系統規劃,建設一套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的職業教育國家課程體系。
其次是教學。大家非常關注教育質量,圍繞這一問題也展開了很多研究,采取了很多行動,但要明確的一點是,教育質量的關鍵是課堂教學質量。我們常常用一些條件性指標去評估一所職業院校的教育質量,比如實訓設備如何、師資如何。要知道,如果這些要素沒有在課堂教學層面真正發揮作用,那么評估的結果就可能是不正確的。但目前這種情況恰恰存在,甚至比較普遍,比如一些比較有能力的職業院校教師,他們并沒有把主要精力用于課堂教學,而是熱衷于各種競賽,或是其它外部活動。我們有時還會用一些代表少數學生教育質量的指標去評估整個教育的質量,如技能大賽的獲獎數等等,但有時二者之間幾乎沒什么關系,甚至是負相關。真正能體現教育質量水平的是課堂教學質量,因為這是直接與所有學生密切相關的,且是日常性的。只有通過狠抓課堂教學,使每個學生真正感受到了現代職業教育,才能說我們擁有了現代職業教育。但這恰好是目前職業教育極為薄弱的地方。很多學生不愿意到職業院校學習,就是因為他們感覺學不到什么東西。要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除了要關注課堂教學,把主要教育資源用到課堂教學,建立有效的外部監控體系也是有必要的。在美國,其職業教育質量的監控要深入到課程層面,我們常說他們的職業教育不是學校本位的,而是課程本位的,這一經驗其實值得我們借鑒,如果我們一直停留在學校層面,很可能監控不到真正的教育質量。
再次是教師。教師對于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這里關心的問題不是我們擁有什么樣的師資隊伍,而是我們擁有什么樣的獲得優質師資隊伍的教師培訓體系。只有有了一個規范、系統的職業教育教師培訓體系,我們才會源源不斷地獲得優秀的職教師資,建設現代職業教育才有了可能。如果缺少這樣一個體系,總是采取一些項目化的方法去突擊性地解決教師能力不足的問題,這樣的教育無論如何不能說是現代化的。看看歐美這些發達國家,哪一個擁有現代職業教育的國家是沒有穩定、系統的職業教育教師能力獲取路徑的?然而我國目前還沒有建立這一體系。人們一想到教師培訓,馬上聯想到的就是申報培訓項目、辦班。這個培訓項目結束了不知道是否還有下一個項目,這批教師培訓完了也不知道另一批教師是否還有機會接受培訓。其實,現代職業教育不僅要理解為一種行動,也要理解為一種理念、一種文化、一種精神。與現代職業教育密切關聯的應當是真實、務實、長效,而不是浮躁、表面、短效。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關鍵是要回歸教育本身,用一種務實的態度,著力于那些對全體學生受教育狀況具有直接影響的因素,以及那些對職業教育長遠發展具有基礎性意義的要素進行建設。任何脫離實際的為了建設而進行的建設,都是與現代職業教育的精神背道而馳的。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