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
全國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建設試點院校
山東省技師培訓基地
山東省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
報考學校代碼:939G
魯北技師學院(濱州航空中等職業學校)是經山東省政府批準建立,由濱州市政府直屬管理的國辦全日制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并加掛"濱州航空中等職業學校"牌子。學院辦學目標是培養技師(預備技師)及中、高級技能人才,同時承擔企業職工高技能人才培訓和技能等級認定任務。學院位于濱州市濱城區黃河十二路以北,新立河以西,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交通便利。
濱州航空中等職業學校占地670畝,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在校生7500余人,現有教職工467人,具有高級講師118人,正高級講師12人,現有山東省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2個,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創新團隊1個,齊魯技能大師特色工作站1個,濱州市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3個,齊魯名師、名班主任3人,省市技術技能大師、首席技師、技術能手、有突出貢獻技師127人。近五年來,師生參加各類技能大賽獲國家級獎項24個,省級獎項262個,市級獎項406個,近五年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專業賽項、教師教學能力比賽、班主任基本功比賽多個賽道實現金牌"大滿貫"。學院具有先進的教學設施,建有一體化標準實驗室126個,多媒體教室202間,各種教學設備5500余臺套,學生一次性就業率98%,被譽為濱州"金色藍領的航母""技能人才的搖籃",是濱州市"五院十校N基地"科創格局重要組成部分,先后被確定為"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全國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建設試點院校""山東省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山東省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山東省技師培訓基地""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等。
濱州航空中等職業學校現有智能制造、電氣工程、信息工程、交通與車輛工程、化學工程、經濟管理、現代服務、食品工程、學前教育學院以及升學部等10個教學部門。設有數控技術應用、電氣自動化、供用電技術、機電技術應用、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計算機網絡技術、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幼兒教育、汽車維修、化學工藝、石油煉制、會計事務、電子商務、護理、中餐烹飪、智能設備運行與維護、航空服務、糧食工程、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等32個專業,有國家級工學一體化試點專業3個,省市重點和優質專業(群)5個。
學院以服務"品質濱州"建設為己任,全面對接濱州市"5+5"十強產業體系,與200多家大中型企業開展校企合作、聯合辦學,培養各類中、高級技能人才,學生畢業后按照"訂單教育"與雙向選擇相結合、推薦就業與自主擇業相結合的就業模式,到經濟效益好、工資收入高、地域位置優越、發展前景廣闊的大中型企業從事技術崗位工作。
報考學校代碼:939G 學校名稱:濱州航空中等職業學校
政策詮釋
為深入貫徹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和《教育部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職業教育提質升級賦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實施意見》(魯政發[2023]6號)、《教育部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魯政發[2020]3號)有關要求,更好地服務產業轉型升級以及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留住人培養人,在系統總結我省"三二"連讀工作基礎上,經研究,山東省決定遴選部分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聯合高職院校舉辦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
合作院校
經省教育廳批準,2024年起我校與濱州職業學院、山東鋁業職業學院、山東商務職業學院、山東勝利職業學院、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濱州科技職業學院等六所高職院校合作,共辦初中后五年高等職業教育,涵蓋招生專業14個,每年招生計劃1140人。
學生待遇
前三年學生按規定享受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后兩年學生按照高職院校核定收費標準繳納學費。五年培養均在中職學校,高職院校通過全程參與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設計課程體系、加強專業建設、安排教師支教等方式參與人才培養。中等職業教育階段結束并轉段成功的學生在學校規定年限修業期滿,達到畢業要求,由合作高職院校頒發五年一貫制高等職業教育畢業證書,不再頒發中等職業教育階段畢業證書;轉段不成功,達到中等職業教育畢業要求的,由中職學校頒發中等職業教育階段畢業證書。
報名條件
參加2024年中考且成績達到所在地市教育局劃線分數的學生,請網上預報名(預報名),后續正式報名及錄取結果以市教育局文件通知為準。
新生繳費
根據國家政策,各專業前三年中職階段全部免除學費。住宿費400元/學期、教材費400元、公寓用品等費用另行通知收取。
濱州職業學院
濱州職業學院坐落于黃河三角洲腹地的全國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示范區一一山東濱州,瀕臨浩瀚渤海,傍擁浩蕩黃河,承載中華文明基因的黃河文化和齊文化在這里發祥交融,孕育了著名軍事思想家孫子、政治家范仲淹等名人先賢。
濱州職業學院于2001年7月合并原濱州農業學校、衛生學校、經濟學校、工業學校、市農科所組建成立,已走過66年辦學歷程,歷經"被確定為山東省骨干示范性職業院校,實現從中職教育向高職教育的轉變,從分散辦學向集中辦學轉變""通過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實現從規模擴張向內涵建設的重大轉變""以優秀成績通過國家骨干校驗收,躋身全國高職院校第一方陣""入圍全國200所優質高職院校行列,實現從科學追趕到創新引領的歷史跨越"等重要發展階段。從建國初期的篳路藍縷,到新世紀初的克難奮進;從高職教育的戰略轉型,到走在前列的續寫輝煌,一代代濱職人勵志耕耘、薪火相繼,砥礪出"崇德尚能"的校風,積淀出"知行垂范"的教風,培育出"博知敏行"的學風,凝煉出"責任"校訓。
山東鋁業職業學院
山東鋁業職業學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與共和國同齡的五O一廠業余工學院。2004年7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成為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是我國鉛行業系統內唯一的一所高職院校,是國家首批"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是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行業試點院校,是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是全國有色金屬行業職工繼續教育基地。
2012年7月,全國首個由中央企業牽頭組建的緊密型、行業性職教集團--中鋁職教集團在學院掛牌成立。2016年7月1日和2017年11月14日中鋁集團黨組依托山東企業和山東鋁業職業學院分別成立了中鋁黨校和中鋁大學。學院先后榮獲全國企業管理培訓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職工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職工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企業教育培訓先進單位、全省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先進單位、中國有色金屬行業職工教育先進單位、有色金屬行業職業技能優秀鑒定站等榮譽稱號。2019年4月學院主辦單位--山東鋁業有限公司成為教育部首批24家"產教融合型企業"之一,同時學院被省教育廳評為"山東省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示范院校"、公司被評為"山東省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示范企業","校企相融、產學互動"的辦學特色得到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認可。
學院總占地面積1674畝,包括淄博和威海兩校區,其中威海新校區總占地面積約924畝,總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分兩期建設,一期占地面積約597畝,建筑面積19.7萬平方米。
近年來,學院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業辦學模式,積極探索職業教育改革和教育教學實踐,逐漸積淀并形成了"五個相融"的企業辦學特色、"三個三分之一"的人才培養模式、"三個階段"的實習模式及"三個維度"的素質培養模式,將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辦學特色落到實處。
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成立于2006年,由煙臺市人民政府主辦,是山東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山東省技能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學院占地1288畝,建筑面積36.11萬平方米,目前共有教職工809人,在校生19452人,開設專業47個。資源共享課程14門,山東省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金課"1門,獲省級及以上教學成果獎21項。
學院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作為辦學的重要途徑,與戴姆勒、捷豹路虎、保時捷、中車集團、陜汽重卡、萬華集團、阿里巴巴、北京現代、博世、巴斯夫、江蘇無國界、海南航空等世界五百強、大型央企國企、高成長性上市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形成了"訂單培養"主導,"準員工"制、"工學交替""現代學徒制"等多樣化人才培養方式,實現了學校和企業之間的無縫對接。近年來,學生在各級各類大賽中獲省級以上獎項700余項。汽車檢測與維修賽項連續多年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11次獲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汽車營銷、物聯網技術、嵌入式技術應用開發等賽項多次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獎項。畢業生就業率在95%以上,對口就業率、優質就業率連年攀升,培養了10萬余名具有扎實理論功底、過硬技能水平和良好綜合素質的專業技能人才,得到了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
學院是教育部等六部委確定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半島制造業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國際智能協作機器人培訓基地,省市兩級汽車工程職教集團牽頭學校,煙臺市工匠孵化其地;先后獲得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亞太職業院校影響力50強、中國創業創新典型示范高校、教育部產教融合項目建設院校、山東省大學生征兵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山東省企校合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學校文化建設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
山東商務職業學院
山東商務職業學院位于開放前沿的海濱城市---煙臺,是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教育部備案的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高校。學校現有煙臺和濟南兩個校區。
煙臺校區坐落于煙臺市國家級高新區的中心地帶,背靠高新產業,北臨大海,風景秀麗,環境宜人,教育文化氛圍濃郁;濟南校區位于濟南市歷城區。學校煙臺校區占地1418畝,校舍建筑面積42.4萬平方米,總投資達11億多元、學校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圍繞行業改革發展和當地經濟建設需要,不斷充實和完善核心教育資源,不斷拓展和培育具有特色的辦學優勢,近年來,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需要,形成以大學專科教育為主體、涵蓋"3+2"高職本科貫通培養、校企合作辦學、中外合作辦學和行業職業技能培訓的全方位、多層次的辦學格局。
學校是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行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性基地、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單位、山東省技能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山東最佳品牌影響力高校、優質省級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文明校園、山東省平安校園、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煙臺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現為全國職業院校校園文化"一校一品"學校、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數字商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單位、國家糧食局科創聯盟首批理事單位、國家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單位。
山東勝利職業學院
山東勝利職業學院是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中國石化集團勝利油田創建、東營市人民政府承接續辦、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其前身為1973年建校的全國重點中等專業學校一一勝利石油學校和勝利油田衛生學校。
學院坐落于全國文明城市、中國百強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際濕地城市---山東省東營市。學院占地43.32萬平方米學院現有專任教師276人,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150人,副教授及以上職稱197人,"雙師型"教師占比66.3%,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優秀教師等44人;學院聘請了190余名企業專家和技能大師為兼職教師,形成了一支以專任教師為骨干、兼職教師為補充,專兼結合的高層次、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學院積極推進校企融合,校企雙方共同驅動人才質量的培養,不斷強化校企融合的模式創新和研究,為學生多樣化選擇、多渠道成才搭建階梯。先后和70多家企業,在專業共建、資源共享、訂單培養、現代學徒制試點等方面探索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新路徑,加入了26個全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滿足了學生理論與實踐教學要求。學院以學生成長和獲得良好就業能力為中心,依托企業集群、中國石化、山東省區域經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為畢業生就業搭建平臺,已培養各類專業人才9萬多人,涌現出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全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科技創業獎獲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齊魯首席技師等一大批青年才俊。
濱州科技職業學院
濱州科技職業學院,是由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職院校。學校坐落于黃河三角洲腹地的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等稱號的山東濱州,風光秀美,歷史悠久,宜居宜業,活力充盈,承載中華文明基因的黃河文化和渤海文化在此交融。
學校組建了一支以專家教授為帶頭人,碩士研究生為骨干的既有較高理論水平、又有實際動手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聘任了多名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作為產業教授,有力推動學校"產教融合、學崗融通"育人模式改革,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
學校立足濱州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雙型"城市建設實際,緊緊圍繞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發展規劃和濱州市十強產業和山東省十強優勢現代產業集群為依托,不斷調整和優化專業結構。學校下設5個二級學院,分別是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院、現代服務業學院、醫養健康學院、經營管理學院、國防教育學院,目前共開設26個高職專業。學校主動適應區域產業發展需求,秉承"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與企業共建"廠中校",開展"訂單教育加雙向選擇"的特色人才培養和就業模式,拓展教學功能到企業一線,同時滿足學生實習實訓、教師實踐鍛煉、企業員工培訓、校企聯合研發、學徒制試點等方面的需要。
濱州科技職業學院將堅持不懈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的校訓精神,推進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打造"百年老校,百年名校"不斷奮斗,為新時代職業教育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報名電話:170 9600 5106
地址:濱州市濱城區黃河十二路859號(新立河以西)魯北技師學院(濱州航空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報名大廳。
乘車路線:濱州汽車總站乘坐105、106路公交車直達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