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緊張,職業學校畢業生逐步走俏市場,據北京市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分析工作小組公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市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分析報告”顯示,需求量最大的是職校生(含職高、技校、中專),占58.47%,對大學專科的需求占13.96%,本科占3.98%,研究生更少,僅占0.34%。另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近期發布的“2011年上海市中職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公告”顯示,截至 2011年9月1日,上海市102所中職校畢業生46674人,就業45479人,尚待業1195人,就業率為97.44%,畢業生所學專業與就業崗位對口率為83%,與2010年相比上升1.48個百分點。這一系列數據都說明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就業形勢要普遍好于大中專畢業生。
金融危機之后,很多用工單位的招工意向已經悄然發生了轉變。“職校生之所以就業形勢好,主要受三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目前隨著國家經濟發展需要,企業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二是現代企業缺乏實用型人才,而職業學校培養的正是具有一技之長的人才。三是職校生動手能力強,有一定的職業技能,中職畢業生涉世不深,敬業精神較強,能對所學專業隨時應用于實踐,工資待遇要求也大大低于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某企業人力資源部主任這樣說。
面對眾多的專業,大家該如何選擇呢,下面,我們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和體會,給大家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專業選擇應把興趣特長放在首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一個人學習的源動力。職業教育是就業教育,選擇專業就是選擇未來從事工作的工種,中職技校學生畢業之后絕大多數都是從事自己所學的專業,所以選準、選對一門適合自己發展的專業尤為重要。選擇專業時,要將自己的興趣特長放在首位,將專業的就業前景和自身的興趣愛好結合起來,選擇一門符合自己興趣,并能突出自己特長的專業,只有這樣才能將個人能力得到很好的鞏固和發展,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也會保持足夠的熱情,能夠更快、更容易地掌握專業技能。如果只是看重就業前景,忽視了自身的興趣愛好和個人特長,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很可能會感到比較吃力,將來也不容易找好、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性格文靜、動手能力較弱的同學,可考慮填報非工科專業,如電子商務、計算機平面設計等專業;性格外向,動手能力較強的同學,可填報機床切削加工、焊接加工、汽車運用與維修、建筑工程施工、會計等專業;家庭比較困難的同學,可選擇零學費就讀的“訂單培養”模式或免學費專業,如農業機械化、現代農藝技術、酒店服務與管理等專業。
其次,專業選擇要與自己的職業理想掛鉤
剛剛邁入職校大門的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每個人都在編織著走向社會、通向未來的美好夢想,每個人也都希望自己能美夢成真。事實證明,若要把職業理想變為美好現實,必須把職業理想、社會需求和個人實際結合起來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據某專業調研機構對中職生進行的職業理想摸底調查表明,197名學生中,58%的同學都有明確的職業理想,并為此默默奮斗著,跟蹤調查結果表明,這部分同學走上社會后,更容易取得成功。所以,對于即將開始邁開職業生涯第一步的同學們來說,要積極、主動為即將開始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要了解所學專業、了解個人特點、了解社會需要,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并且把個人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才會有利于取得職業生涯的成功,有利于職業理想的實現。
再次,專業選擇需考慮個人能力
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人與人之間也存在著差異。人的能力有強有弱,各不相同。所以,同學們在選擇專業時,必須要根據個人的能力進行適當的選擇。選對專業,才能選對成才、成功的道路,有利于個人的今后發展。所選專業的技術含量越高,要求也就越高,就業時相對會比較容易,將來就業的收入也較高;反之,技術含量不高的專業,要求雖不高,但將來就業可能會較難,收入也不會太高。在選擇時,要看自身是否具備一定的客觀學習能力,是否具有一定的學科基礎,即長期以來個人在某一學科某一方面所具備的知識和累積的技能經驗。如果不具備這些因素,在選擇專業時就需要慎重考慮。
最后,專業選擇還需考慮本專業的就業狀況
選擇專業時,要考慮將來所學專業對自己今后就業的影響,這一點對于一些讀完職業學校后,直接就業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在選擇專業時,應該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來進行選擇,要考慮到目前市場的需求,選擇社會和企業所需要,并有利于個人今后發展,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專業。因為職業學校培養的是熟練的技能型人才,所以如果脫離市場需求,一味追求興趣愛好,并以此作為選擇學校和專業的依據,容易造成畢業后找工作難的問題。不同的學科和專業之間,就業率相差很大。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理性分析,實事求是,綜合考慮就業前景,選擇一個適合自己學習和發展的專業,則可以保障畢業后的前程無憂。
山東職教網 電話: 17096005106
在線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