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雙制、工學一體"是技工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實踐和探索的最新成果,是技工院校改革發展的核心和必由之路。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后,通過到走訪企業、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對127家企業進行調研,發現企業最希望與技工院校開展校企合作的形式是訂單培養。聊城技師學院長期的校企合作實踐證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是實踐"校企雙制、工學一體"的有效途徑。
校企合作是指學校、企業合作,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資源,使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學習,以培養滿足不同企業需求的一種高質量人才教育模式。但目前,校企合作"學校熱、企業冷",處于淺層次、自發式、松散型、低水平狀態。校企之間的合作內容與形式較為單一,大多數企業與職業院校合作處于合作就業、合作實習等較淺層面,企業參與校企合作教育動力不足的問題,校企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尚未根本形成,未達到產教深度融合層面。經調研發現,一半以上的企業首選"訂單培養"校企合作形式,以獲得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能人才。訂單培養就是為企業進行"人才定制",是打通產教融合的有效路徑,也是新型學徒制能夠深入開展的基礎。2018年人社部印發《關于貫徹落實〈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有關工作的通知》和《校企雙制工學一體——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工作指南》后,對做好技工院校校企合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也為聊城技師學院繼續實踐"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提供了政策支持。
聊城技師學院"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情況
聊城技師學院始終把"校企合作"貫穿于辦學的全過程,牢固樹立"區域經濟的增長點在哪里,學院辦學的著力點就在哪里"的理念,主動融入區域主導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促進專業群與產業鏈的有效銜接,逐步形成了"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互利共贏"的緊密型校企合作辦學機制。與聊城高新區、開發區簽訂了政校戰略合作協議,牽頭成立了聊城市智能制造產教聯盟、聊城市裝配式建筑產教聯盟,與北方汽車教育集團投資1600多萬元共建了"北方汽車學院",與諾伯特智能裝備(山東)有限公司投資1200多萬元成立了"諾伯特智能制造學院",與中通客車共建"中通學院",簽訂"千人計劃"合作培養協議,與金柱控股合作成立了"金柱學院",與山東云創科技成立了"云創學院"。目前,已與聊建集團、青島海信、日發紡機、吉利汽車等市內外60余家企業簽訂訂單培養協議,2018年校企確定訂單總數4300余人。
以諾伯特智能制造學院為例,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聊城技師學院與諾伯特公司共同培育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技能人才。
1.共同搭建管理機構。校企雙方成立了諾伯特智能制造學院理事會,負責頂層設計。由企業選派1名執行院長和4名工作人員,學院選派1名院長和3名工作人員,共同組建了二級學院管理機構,負責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等日常工作。校企雙方還牽頭成立了由職業院校、科研機構、行業及相關企業組成的聊城市智能制造產教聯盟。
2.共同建設實訓基地。諾伯特公司投入1200余萬元,與聊城技師學院共建了四軸機器人實訓室、2個六軸機器人實訓室、仿真設計實訓室與機器人應用實訓室。公司3萬平方米的生產車間作為校外實習基地。
3.共同招生招工。校企聯合招生,共同制定招生招工簡章,學生入學即與諾伯特公司簽訂協議,學生畢業經考核合格,可直接到諾伯特公司就業。2018年已為諾伯特招生招工1個班。
4.共同組建專業教學團隊。成立了由3名專業教師和2名企業技術骨干組成的核心教學團隊。核心教學團隊負責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提煉諾伯特公司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以及師資的選聘工作。典型工作任務由企業技術人員和學院專業教師在校內實訓基地教授,綜合性項目由企業師傅在諾伯特公司指導完成,師生在"做中學、做中教"。
5.共同構建課程體系。諾伯特技術人員負責撰寫崗位說明書,包括工作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職業素養等。根據崗位說明書,專業核心教學團隊組織師資編寫"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學生為中心"的校本教材,形成了"基于工作過程與能力本位"的一體化課程體系。
6.共同實施新型學徒制。根據校企共同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校企采用"工學交替、校企雙師"聯合培養,在學校以專業教學團隊的教師為主,在諾伯特公司以崗位師傅為導師,校企共育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技能人才。
7.共同評價人才培養質量。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評價體系,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考核。其中,文化理論知識由學院老師進行考核,通用技能考核由專業課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考核,崗位技能由崗位師傅負責考核,每個崗位考核合格由師傅頒發崗位合格證書。
實踐證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是實踐"校企雙制、工學一體"的有效途徑,不僅解決了技工院校在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師資、設備不足等諸多問題,關鍵還有效解決了人才教育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存在"兩張皮"的問題。
引發了學生的學習
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在新生入學即組織協調企業面試,成立訂單班。學生從一開學就確定了將來的就業去向,學習目標、工作目標與人生目標明確,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增強。
創新實踐了"校企雙制、工學一體"人才培養模式
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課程、共建實訓基地等,企業參與學生教學管理、考核評價的全過程,不斷創新實踐"校企雙制、工學一體"的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校企關系從表層合作走向深度融合的"一體化"。
推進了對新型學徒制的實施
"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是新型學徒開展的基礎。通過訂單培養,校企積極探索校企聯合育人機制,為全面深化產教融合,大力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的新型學徒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打造出一體化特色教學模式
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校企雙方成為利益共同體,為教師定期下企業頂崗實踐提供了更多機會,便于教師把企業典型工作任務、產品標準、企業文化以及完整生產過程引入一體化課程教學,工學深度融合,打造出特色鮮明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文化育人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
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將企業文化、企業理念、企業精神與校園文化的融合,按準員工方式培養學生,校企雙方共同構建"德技兼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學生不僅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技能,還認同企業文化。學生畢業到企業后,既上手快,又能走得遠,對企業忠誠度高、流失率低,為企業培養了大批"德技兼修"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出口暢帶動了入口旺
在職業院校生源壓力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高端企業的引入,讓學生將來高質量就業有了保障,以"出口暢帶動入口旺",學校招生規模逐年增加。2018年聊城技師學院招生3279人,在校生規模達8600余人。
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實現了真正對接
"校企合作、訂單培養",通過"訂單"這個紐帶,讓企業參與技能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促進了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提高了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有效解決了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在結構、質量、水平上不能完全適應,存在"兩張皮"的問題。
"訂單培養"是技工教育較為理想的"校企雙制、工學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近年,聊城技師學院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加強了專業內涵建設,創新了課程體系,深化了一體化教學改革,提升了師資隊伍水平,打造出特色辦學模式、教學模式和育人模式,技能人才培養質量逐年提高。學生就業率高達98%,企業滿意率達96%,為訂單企業量身定制了大批"用得上、留得住、有發展"的技能人才。聊城技師學院積極探索與實踐"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的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也為其他技工院校實踐"校企雙制、工學一體",提供了一個可參照、可復制、可操作的"樣本"。
山東職教網 電話: 17096005106
在線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