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交通技工學校新校區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建設起點高,功能配套齊全,硬件設施配置高端,突出教學、實訓、生產一體化的特點,零距離前置就業體驗,實現"入學即就業、就業即高薪"的辦學承諾與宗旨。
近年來,聊城交通技工學校與時俱進、緊跟國家發展戰略和企業需求,在原有傳統優勢專業的基礎上,重點優選打造工業機器人、3D打印技術、新能源汽車、幼兒教育、電子商務、交通客服等含金量高的精品專業。形成了校企共同培養、企業定制、高薪就業等體系化專業亮點。
航空專業就業分析
從國際國內現有薪資水平看,國內主流航空公司優秀空乘人員平均年薪在10萬人民幣以上,同時因其專業性和供應不足,其職業穩定性得到保證。我國正處于從“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的偉大轉變過程中。
由此預測到2010年中國至少需要新增加40000多名空乘服務人員崗位,民航空乘服務人員隊伍將超過25萬,規模將擴大5倍。整個航空業自身也將演變成一個集民航管理,機場物流,機械機務,航空氣象,地面服務,流程簽派,航空營銷,票務銷售多元化復式行業。航空界從業人員因此需要具備高素質,全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旅游業及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使越來越多的商務和度假旅客在交通方式上改變觀念,選擇飛機出行勢必帶動民航業的蓬勃發展。我國正處于從“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的偉大轉變過程中。中國航空運輸業在全球的排名已躍升至世界第三位。到2020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航空運輸業年均增長速度將保持10%左右,每百萬平方公里擁有機場數量將大幅度增加,航班密度、旅客客運量等各項指標都將快速增長,中國將成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范圍內最重要的航空市場。
3D打印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3D打印行業的快速發展和廣闊的市場前景,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涉足其中,相應的企業對3D打印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據有關機構統計,目前我國3D打印行業的專業人才缺口超過千萬,制造行業對3D應用人才需求最大,缺口約為800萬人,且需求還在不斷攀升。
我國3D打印行業企業所需人才按企業所處的行業層次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上游技術和材料研發企業所需的3D打印技術研究、材料開發人才;二是中游設備生產商所需的3D打印機生產研發人才;三是下游服務商所需的3D打印機營銷、售后服務以及3D打印服務等方面的技術應用人才。
目前我國機械裝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電子信息行業、航空制造、醫學、農業、輕工行業等從事3D建模、三維測量、3D打印制造、模具設計、產品設計、工業設計、產品質量檢驗、售后服務、經營、管理等眾多領域都需要大量3D打印專業的人才。
工業機器人就業前景分析
行業前景好:在國內經濟放緩的今天,中國機器人行業年增速高達20%~30%,已經迎來井噴時代,我們可以預見一個朝陽行業的蓬勃發展。
發展潛力大:隨著智能制造的快速發展,作為占據智能制造業半壁江山的工業機器人也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潛力無疑是巨大的。
人才需求大:到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所需工程技術人員預計將超過300萬,可想而知該領域的人才缺口之大。
就業薪水高: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快速增長,而相關人才卻不能持續跟進,造成了技術人才的用工荒,就業薪水遠遠超越其他行業。
新能源汽車專業就業前景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
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聯合指出,2015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人才總量僅17萬人,預計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人才總量將達85萬人,缺口68萬人。
幼兒教育發展前景及優勢
隨著經濟發展,國家政策的支持,嬰幼兒生育高峰的臨近,使得“幼兒園短缺”、“幼師短缺”等問題再一次進入大眾視野。人們對孩子早期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早教、學前幼兒教育產業的發展又邁進了另一個黃金期,就業形勢樂觀,薪酬待遇逐年提高。從事幼教事業,不僅可以高薪就業、贏得令人尊重的職業口碑,還為將來的子女教育做好最專業的知識儲備,福及下一代。
高鐵乘務就業前景分析
中國的北京、天津、香港、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都有了高鐵,其他城市也在緊鑼密鼓地修建之中。因為地鐵的舒適、快捷和便利,成為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高鐵也就成為了許多城市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鐵地鐵快速的發展對相應的專業及服務人員需求量快速增長,為本專業提供了豐富的崗位資源。
1、校企共建專業、理論實訓一體
校企深度合作,共建校內實訓場地和設施,模擬真實工作場景,由企業選派專家入校授課,展現真實工作流程。定期安排學生入企參加頂崗實訓,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以最短甚至零試用期順利高薪就業。
2、入學即就業、就業即高薪
聯合企業面試、定向組織招生,簽訂全程培養就業協議,百分百安排工作。專業緊跟社會發展需要,企業需求度高,學生擇業機會多,薪酬待遇高。
3、技能與素養齊抓 ,就業與發展并進
在專注技能操作硬實力教學的同時,還注重學生職場生存綜合軟實力的培養。學校常年聘請大型企業的就業指導專家,從職業心態、職業素養、職場禮儀、晉升規劃等方面,培養學生的快速適應能力和決勝職場的工作技巧,為學生的就業發展保駕護航。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