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邑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為了規范學生資助行為,加強學生資助管理,提高資助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學校工作健康發展,根據國家有關學生資助政策,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制度。學生資助管理的原則是: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學生資助規章制度:堅持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團難而失學的戰略目標;正確處理事業發展需要和學生資助行為的關系,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的關系。學校學生資助項目包括:國家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貧困高一新生慈善愛心捐助等。
臨邑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成立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設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負責學生資助工作的開展。校長是學校資助工作第一負責人,學校資助活動在校長的領導下,由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教務處統一管理。
(一)國家免學費
1、享受國家免學費政策的學校是指政府有關部門依法批準設立并備案,實施全日制中等學歷教育的各類職業學校。
2、國家免學費政策資助對象是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所有在校生。
3、免學費標準按照省、市人民政府及其價格主管部門批準的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各專業學費標準確定。
(二)國家助學金
1、享受國家助學金政策的學校是指經政府有關部門依法批準設立,實施全日制中等學歷教育的各類職業學校。
2、國家助學金資助對象是具有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的在校一、二年級在校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三)國家獎學金
1、特別優秀的全日制正式學籍的二年級及以上學生。
2、每年9月30日前,學生根據評選條件向就讀學校提出申請。經學校評審、公示,教育行政部門逐級審核后,確定獲獎名單并發送獎學金。獲獎情況記入學生檔案。
1、熱愛祖國、人民、遵守法律和校規,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勤奮好學。
2、家住農村地區,確因家庭經濟困難而無力負擔學費、住宿費的學生。
3、上級民政部門下發大數據,學校進行比對,比對成功人員經核實后實施自主。
4、下列情況,品學兼優的學生優先資助:
(1)孤兒、烈屬、軍屬家庭困難的子女,殘疾家庭子女,殘疾學生。
(2)父母一方死亡、離異的單親貧困家庭子女。
(3)低保或特困家庭子女。
(4)因受災、疾病等原因導致家庭不能維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子女等。
一、資助資金實行單設科目、獨立核算,確保專款專用,嚴禁擠占、挪用。
二、受資助學生名單、資助項目和金額應在學校校務公開欄公布,建立檔案,并報上級部門備案。按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確保資助資金用于最急需的貧困學生。對于出現問題的嚴肅查處。
三、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能列為困難資助對象:
1、因違紀而受處分者;
2、生活奢侈浪費,吸煙、喝酒、上網(夜市)、聚吃聚喝或經常購買高檔衣物及奢侈生活用品者;
3、言行舉止不文明,有打架、罵人行為者;
4、故意損壞公物者;
5、作風不良,男女交往不得體者;
6、組織紀律散漫,經常遲到、早退或曠課者;
7、以虛假材料欺騙組織者;
8、拉幫結派、搞小團體、營私舞弊,不團結同學者;
9、嚴重違犯學生宿舍管理規定者,如:存放、使用大功率用電器,在外租房、私自外宿者。
四、接受資助以后,出現下面兩種情況將追回受資助款,一是嚴重違反校紀校規,受到記過及以上處分的;二是接受資助以后吸煙、喝酒、請客等鋪張浪費的。
資助項目:免學費
一、資助對象: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在校生。
二、資助標準:按照各市人民政府及其價格主管部門批準的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各專業學費標準確定.民辦中等職業學校按照當地同類型同專業公辦中等職業學校收費標準免除學費。學費標準高于公辦學校的部分學校可按規定繼續向學生收取。
三、辦理流程:普惠政策,學生無需辦理手續。
資助項目:國家獎學金
一、資助對象:特別優秀的全日制正式學籍的二年級及以上學生。
二、資助標準:每生每年6000元。
三、辦理流程:每年9月30日前,學生根據評選條件向就讀學校提出申請。經學校評審、公示,教育行政部門逐級審核后,確定獲獎名單并發送獎學金。獲獎情況記入學生檔案。
資助項目:國家助學金
一、資助對象:全日制正式學籍的在校一、二年級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二、資助標準:平均每生每年2000元。
三、辦理流程:每年9月30日前,學生填寫申請表。經學校評審、公示,報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后予以資助。
注意事項及內容: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學生資助規章制度:堅持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團難而失學的戰略目標。受資助學生名單、資助項目和金額應在學校校務公開欄公布,建立檔案,并報上級部門備案。按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確保資助資金用于最急需的貧困學生,對于出現問題的嚴肅查處。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