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護理專業培養學生能夠掌握中醫辨證施護、整體護理,具有一定的醫學、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礎理論和知識,掌握中醫技術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畢業后能在各類醫院從事中醫護理技術工作類醫療衛生機構從事、管理等工作的實用型、技能型技術人才。緊密聯系人類衛生保健服務對中醫護理人才的迫切需要。
中醫臨床醫學護理通過幾十年的實踐,已總結出一套從理論到臨床的辯證施護方法和具有中醫特色的操作技術。除藥物,針灸療法外,還有放血療法、拔罐療法、刮痧療法、熏洗療法、敷藥法、貼藥法、推拿療法等許多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開設課程:中醫學基礎、西醫學基礎、護理學基礎、公共英語、專業英語、涉外護理英語、中醫辨證護理學基礎、內外科護理學、婦兒科護理學、護理心理學、護理管理學、營養食療學、養生康復學、社區護理學、護理教育學、護理美學、急救護理學、針灸推拿學撥罐、按摩、刮痧、耳針、梅花針、中藥熏洗等二十余種常用中醫護理傳統技術內容。
就業方向:中西醫結合護理、在各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養老院等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職業資格證書:護士資格證書、養老護理員、保健按摩師、育嬰師,營養師、辦公軟件、計算機等技能等級證書等,赴日工作后可考取準看護師資格證、介護福祉士資格證書等。
中醫學辨證是用望、聞、問、切的方法,采集病人的自覺癥狀和臨床表現來分析、辨別、認識疾病的證候。中醫護理專業的特點原則是以中醫辨證治則指導護理工作的,針對不同病情,應用“扶正祛邪”、“標本緩急”、“同病異護”、“異病同護”、“正護反護”、“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及“預防為主”等護理原則來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
中醫護理學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整體觀念的理念、辨證施護的方法、傳統的護理技術,指導臨床護理、預防、養生、保健和康復的一門學科。中醫護理隨著時代的發展,從傳統的醫護分工不明確逐步發展成為獨立專業,在疾病防治、康復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它既是中醫學的組成部分,又是護理學的組成部分。與西醫護理學不同的是,它把陰陽五行學說、整體觀念、天人相應等中醫學基本理論作為指導思想,把辨證施護作為中醫護理學的精髓。主要內容包括中醫治則和護理、各種中醫療法和護理、中醫給藥方法和護理、中醫病房管理、常用中藥中毒的解救和護理、中醫各科常見疾病和護理等。
簡單來說,中醫護理就是在中醫基本理論指導下的護理工作。而隨著現代醫學體系的發展,護士在日常的生活中重要性開始彰顯。
中醫護理專業培養要求:
1、掌握必需的中醫學、現代醫學、護理學基礎知識。
2、掌握必須的文化基礎知識,熟悉相應的人文科學知識。
3、掌握規范的中、西醫基礎護理及臨床各科護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4、具有運用護理程序對常見病、多發病病人進行系統化整體護理和辯證施護能力。
5、具有對急、危、重癥病人的應急處理、觀察監護和配合搶救的能力。
6、具有書寫護理病歷和相關護理文件的能力
7、具有基本的開展衛生宣傳、健康教育、康復指導和預防保健工作的能力。
8、具有獲得和更新知識的能力。
9、具有一定的英語閱讀能力和初步的聽、說、寫能力。
10、具有基本的計算機的實際應用能力。
11、具有一定的人際溝通能力和較強的協作能力。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