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科技職業學院電氣工程系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41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2人,講師20人,碩士學位30人,全國職業院校教學名師1人,雙師型教師30人。開設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礦山機電技術、煤礦開采技術等專業,其中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共建省級精品課程5門,院級精品課程8門,省級精品課程資源共享課2門。
近3年,在國家級、省級各類職業技能比賽中電氣工程系師生不畏強手,勇奪國家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省賽一等獎5項、二等獎8項,其中張利、鄧祥周、胡修玉團隊在15年全國信息化大賽中獲一等獎,孫源老師指導的學生葛志浩在17年全國職業院校高職組煤礦瓦斯檢查(煤礦安全)賽項中獲一等獎,為學院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和全國教師信息化大賽中實現一等獎的新突破。
試驗實訓設施齊全,校內實訓基地2處,實訓室26個,校中廠2個,校企合作單位20余家,與企業簽訂訂單培養班2個;同時電氣工程系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育人為本,近幾年先后有二十余人考進本科院校繼續深造。其中一人在山東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電氣工程系長期致力于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的探索,注重對學生技能的培養,理論教學不斷追求創新,實踐教學突出實用技術,形成獨特的“理論實踐一體化模塊”教學模式,并積極推行”雙證書”制度,學生在校期間可以取得計算機證、英語等級證、鉗工證、電工證、焊工證等技能證書。獨特的教學模式大大增強了學生對實際工作的適應能力,使畢業生上崗就能頂崗,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注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管理工作嚴而有序,堅持以學生需求為導向,構建了服務式學生管理新模式。第二課堂活動豐富多彩,大學生發明協會、六弦吉他社、學青春滑板社、心有靈犀輔導社、博弈棋社、籃球愛好者協會等社團,豐富學生課外生活;以藝術節、宿舍文化節、主題班會活動為載體,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擴展學生的學識視野和綜合實踐能力,為莘莘學子營造了絢爛多姿的校園文化氛圍,形成了“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優良系風。
近年,電氣工程系在教學改革、科研、師生大賽、專業建設、應用型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率達98%以上。
工業機器人技術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扎實的文化基礎知識,掌握工業機器人編程、安裝、調試、維護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具備機械設計制造、電氣控制、傳感器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等專業技能,能從事工業機器人系統的編程、調試、操作、銷售及工業機器人工作站維護與管理,服務于生產一線崗位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就業面向】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建筑、汽車、電子、機械、化工、食(藥)品等行業,在機電設備、機器人、工業自動化、機電工程、智能制造等公司/場/所,從事機器人及系統的安裝調試、操作編程、系統集成、應用維護等工作。
【執業證書】
序號 | 證書名稱 | 等級 | 頒證機構 | 知識技能 |
1 | 維修鉗工、維修電工職業資格證書 | 高級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 具備維修鉗工、維修電工知識和技能 |
2 | 工業自動化工程師 | 高級 | 教育部 | 電氣控制、PLC、工業機器人等知識和技能操作 |
3 | 工業機器人系統應用工程師 | 高級 | 工業和信息化部 | 工業機器人操作知識和技能 |
4 | 工信部工業機器人操作與維護工程師 | 高級 | 工業和信息化部 | 工業機器人操作維護故障排查知識和技能 |
【師資力量】
本專業共有專兼職教師13人,專任教師7人, 其中40歲以下青年教師5人,具有碩士學歷者6人,教授、副教授3人,講師3人,教學團隊年齡、學歷、職稱結構合理,同時聘請企業專家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礎。
【實訓條件】
我院擁有本專業相關實訓室18個,其中包括電工電子實訓室、PLC實訓室、自動化生產線實訓室、柔性制造系統實訓室、計算機仿真實訓室、機加工中心等;同時我院與中德棟梁教育科技集團校企共建工業機器人實訓中心,中心下設工業機器人仿真教學區、工業機器人基礎應用區、工業機器人綜合應用區、工業機器人智能裝配區,為本專業的校內外實踐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煤礦開采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
我院煤礦開采技術專業作為山東省高職院校唯一開設的專業,緊緊依托山東省煤炭企業,主要面向煤礦采掘生產一線,培養掌握煤礦采掘生產基礎知識和職業技能,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適應從事煤礦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需要,能勝任煤礦生產一線的采掘施工、生產組織、技術管理、工程設計和安全管理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
電工電子技術、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液壓傳動、煤礦地質技術、煤礦開采方法、礦井測量與礦圖、巷道施工、礦井通風與安全技術及應用、礦山機械、煤礦電工技術、礦山壓力與巖層控制等課程。
【師資隊伍】
本專業是國家煤炭行業高技能型人才培養緊缺專業之一,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2人,副教授6人,講師7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有4人,滕州市優秀教師1人,滕州市教學能手2人。聘請企業專家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礎。
就業面向】
初始崗位群:學生畢業后主要就業在煤炭生產企業的采煤區隊、掘進區隊、機電區隊、機電修理廠等。
發展崗位:通過3-5年上述就業領域的工作鍛煉,可從事生產科(區隊)技術指導、采區設計等工作。
【職業證書】
維修電工(中級或高級資格證書);
CAD制圖員(中級或高級資格證書)。
實訓條件】
該專業擁有現代化礦井模擬仿真實訓室、礦井通風與安全實訓室、工程測量實訓室、地質實訓室等校內實訓基地,同時和棗莊市安全培訓中心、滕州市煤炭局安全培訓中心、滕州市辰龍集團合作建設了近十幾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
圍繞山東魯南及周邊地區制造業基地對電氣自動化技術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責任意識和團隊精神,具有自主學習、創新發展能力,能適應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崗位需要,掌握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具有從事電氣設備及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安裝、調試、維護、檢修、技術改造及其管理等崗位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
電子線路分析與實踐、電機拆裝與維修、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維修、可編程控制器應用、單片機編程與應用、工廠供配電技術應用、轉換與檢測技術應用、工業組態與現場總線技術、自動化生產線的安裝與調試。
【師資隊伍】
電氣自動化專業師資隊伍雄厚,現有專兼職教師22人,專兼比例1:1,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學位的8人,教授1人,副教授5人,講師4人。教學團隊年齡、學歷、職稱結構合理,同時聘請企業專家與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為學生的實踐教學提供全程指導。
【就業面向】
初始崗位群:從事電氣自動化設備及控制系統的安裝、運行及維護,企業電氣設備或供配電系統的運行及維護,自動化產品的銷售。
發展崗位群:通過3-5年上述就業領域的工作經歷,可升遷為技師或助理工程師。從事自動化控制系統的設計、編程、調試、故障處理,企業電氣設備或供配電系統的高級維修、管理和改造升級,機電設備公司從事計算機監測,自動化產品的技術支持與服務。
【職業證書】
維修電工(高級資格證書);
電子設備裝接工(高級資格證書);
可編程控制系統設計師(中級或高級資格證書)。
【實訓條件】
本專業現擁有電工電子實訓室、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維修實訓室、傳感器實訓室、電機拆裝與維修實訓室、電子焊接實訓室、單片機實訓室、PLC實訓室、自動化生產線實訓室等校內實驗實訓室20余個,校內機加工實訓基地1個,揚州海信科龍冰箱有限公司等校外實訓基地20余家,為本專業的校內外實踐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制造業生產一線,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掌握機電一體化技術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熟悉安全標準和規范,具有從事機電一體化設備操作、安裝、調試、維護與維修等工作的實踐能力,熟悉質量管理與相關國家標準,具有從事產品銷售及售后服務等工作的基礎知識,并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主干課程】
電機拆裝與維修、電氣控制線路的安裝與實踐、可編程序控制器應用、機械工程圖的識讀與繪制、數控技術、自動化生產線的安裝與調試、工業機器人技術基礎。
【就業面向】
初始崗位群:從事機電一體化設備操作、安裝和調試,機電一體化設備的運行維護與維修,機電一體化產品的銷售與售后服務等工作。
發展崗位:通過3-5年上述就業領域的工作鍛煉,可從事工控設備程序設計,機電一體化設備的高級維修、技術改造、產品設計及售后技術支持等工作。
【職業證書】
維修電工(中級或高級資格證書);
裝配鉗工(中級或高級資格證書);
可編程控制系統設計師(中級或高級資格證書)。
礦山機電技術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掌握本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專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的采礦工程技術人員、機械設計工程技術人員、電氣工程技術人員、采礦、建筑專用設備制造人員、機械設備修理人員等職業群,能夠從事礦山機電設備制造、安裝調試、檢修維護、設備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主干課程】
電工電子技術、機械工程圖的識讀與繪制、電機拆裝與維修、電氣控制線路的安裝與實踐、可編程序控制器應用、液壓傳動與采掘機械操作與維護、礦井運輸與提升設備操作與維護、礦山流體機械運行與維護、煤礦供電系統運行與維護、煤礦機械電氣控制與維修、煤礦機電設備管理
【師資隊伍】
本專業共有專兼職教師20人,專任教師13人, 其中40歲以下青年教師8人,具有碩士學歷者10人,教授、副教授7人,講師6人,教學團隊年齡、學歷、職稱結構合理,同時聘請企業專家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礎。
礦井通風與安全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面向各類礦山企業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培養與本專業崗位群相適應的文化知識、職業能力和專業能力,勝任“一通三防”技術、安全檢測技術、環境與健康技術、礦山救護技術等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主干課程】
煤礦地質分析與應用、煤礦采掘技術、流體機械的使用與維修、礦井運輸與提升、礦井測量與礦圖、礦井通風技術、礦井安全技術、礦山救護、煤礦安全管理、礦井安全監測與監控等課。
【師資隊伍】
現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有4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有6人,滕州市優秀教師1人,滕州市教學能手2人,礦井通風與安全專業團隊建設院級精品課程1門,主持或參與教研項目10余項,發表教科研論文20余篇。本專業教學團隊在國家級技能大賽“煤礦安全”賽項中榮獲二等獎。
【就業面向】
目前我國各礦山企業的礦井通防與安全人才非常匱乏,各大礦山企業需要大量高素質通防技術人才,各級安全全機構急需大量安全人才,該專業就業前景廣闊。礦井通風與安全專業畢業生主要在煤炭、金屬、非金屬等礦山生產與建設企業,從事礦井通風技術與管理、安全監察與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煤礦安全管理部門從事安全檢查、監測與管理的技術工作;以及安全評價、安全技術咨詢等企業從事安全評價與評估、安全技術咨詢等工作。
【實訓條件】
擁有現代化礦井模擬仿真實訓室、礦井通風與安全實訓室、工程測量實訓室、地質實訓室等校內實訓基地,同時和棗莊市安全培訓中心、滕州市煤炭局安全培訓中心、滕州市辰龍集團合作建設了近19處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