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是一所集學歷教育與非學歷人才培養于一體的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學校始建于1970年,至今已50多年的發展歷史,先后被認定為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專、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省級職業教育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現開設有14個專業,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現代金融服務、醫養健康、精品旅游等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擁有教職工175人,在校生3200多人,年社會培訓3000多人次。
學校圍繞創名校、培名師、育名生的總體目標,以職教高考為“主體”,以社會培訓和實習就業為“兩翼”,力促辦學提質增效,助力學生成人成才。學校本科上線人數連續6年超過100人,連續2年超過200人,春季高考工作已走在德州市同類學校前列。
武城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現占地總面積65畝,包括會計電算化實訓室、護理實訓室、護理技能大賽實訓室、醫藥實訓室、制冷實訓室、無人機實訓室、酒店實訓室、物聯網實訓室、機器人實訓室、電子商務實訓室、沙盤實訓室等11個實訓室。新校占地面積505畝,建筑面積13.09萬平方米。
武城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立足實際,著眼長遠,圍繞創名校、培名師、育名生“三名工程”的總體目標,以職教高考為“主體”,以社會培訓和實習就業為“兩翼”,力促辦學提質增效,助力學生成人成才。學校本科上線人數連續7年超過100人,連續3年超過200人,春季高考工作已走在德州市同類學校前列,成為帶動和輻射周邊地區的職教名校。
近幾年,學校教師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現有教職工188人,專任教師185人。現有教師中,雙師型教師43人,獲得碩士學歷教師10人。
2006年-2022年武城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先后被認定為山東省重點職業中專、國家重點職業中專、國家改革發展示范校、山東省精神文明單位、大運河流域工業機器人應用、無人機操控與維護專業教學聯盟理事長單位、德州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德州市文明校園。
學校實施開放辦學,與山東藍海集團、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山東輕工職業學院、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德州玲瓏輪胎有限公司、北京海納川李爾汽車系統有限公司、山東水星博惠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山東龍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業、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學生就業、成才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
武城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歷史沿革
學校全稱是武城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是我縣一所公辦職業學校,由武城縣教育和體育局主管,座落于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城區文化街西首78號。
1970年學校前身“五七”紅校正式建立,地址位于現甲馬營鎮王虎莊村。
1972年更名為武城縣第五中學。
1984年更名為武城縣農業技術中學。
1986年學校遷至現址,學校占地60畝,全縣集資60多萬元完成搬遷和新校初建。
1988年更名武城縣職業高級中學。
1991年—1992年縣財政撥款300多萬元,新征土地27畝,新建教學樓、綜合樓、階梯教室、建筑面積5666平方米。
1992年更名武城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2003年—2005年自籌資金進行二次校改,修建2棟教學樓、1棟餐廳、3棟學生宿舍和教工公寓樓。
2005年—2018年投資2500多萬元進行三次校改,修建操場、2棟實訓樓。
2006年—2022年學校先后被認定為山東省重點職業中專、國家重點職業中專、國家改革發展示范校、山東省精神文明單位、大運河流域工業機器人應用、無人機操控與維護專業教學聯盟理事長單位、德州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武城縣教育工作突出集體等榮譽稱號。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