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菏澤曹州武術學校中職部在原有運動訓練專業的基礎上,新開設了中醫康復專業(三年制),面向全國招生,旨在培養中醫康復專業技能人才。學校與北京形安太和醫療集團深度合作,通過校企合作模式,確保學生在校期間獲得豐富的實習機會和實踐經驗,實現學生畢業即就業,為醫療康復行業輸送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以通過多樣化的專業設置和優質的教育資源,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競爭力和就業能力。
中醫康復學專業屬于中醫類專業,專業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中醫康復特色的高素質人才,掌握中西醫基礎理論、康復醫學、中醫康復學等,具備運用中醫康復方法和現代康復技術等處理臨床疾病功能障礙的基本能力,能在各類醫療機構從事中醫康復學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的中醫康復學人才。
中醫康復技術學科帶頭人
刁文鯧--中醫脊柱病專家
刁文鯧教授生于1935年,山東嶗山人。自幼學中醫,嫡傳的"子午流注針法和中醫正脊復位法",從事中醫正脊、推拿、針灸工作70余年,傳承弟子數百名,是中國中醫脊椎病領域的代表性專家。
"世界中醫藥學會中國推拿復位醫學研究會"會長
《中華推拿療法雜志》主任專家編委現任"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刁氏脊椎保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同仁堂民間技藝傳承大師
同仁堂文化海外傳承師
曾任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醫院"中醫正脊中心"中醫正脊首席專家
"中醫刁氏脊椎病論證四歸椎診斷標準和脊椎關節五點一線手法復位術標準"的創始人出版書籍有《你的脊椎還好嗎》、《向脊椎要健康》
郭良所--形安太和醫療集團創始人
2001年至2009年就讀于曹州武術學校
2009年至2013年就讀于北京體育大學本科
2014年至2017年就讀于北京體育大學碩士
中醫醫師、國家一級運動員、全國武術冠軍、全國八段錦冠軍
師承同仁堂關慶維教授學習"中醫方術"
師承中國正脊泰斗刁文鯧教授學習"推拿正脊"和"子午流注針法"
師承北京體育大學楊柏龍教授學習"導引術"
曾任北京同仁堂中醫醫院脊柱科主任
現任北京形安太和醫療集團創始人
現任北京裕和中西醫結合康復醫院醫體結合診療中心主任
現任北京冬奧中醫藥國際保障中心特聘專家
多年來一直從事中醫方向的醫體結合的創新工作和中醫傳統文化的推廣工作,在臨床工作中擅長將中醫康復治療方法結合中國傳統導引術(健身氣功八段錦、健身氣功五禽戲等)聯合治療各類慢性病及亞健康癥狀,曾多次參加海內外大型文化交流活代表國家出訪過沙特、波蘭、黑山共和國、塞爾維亞、塞浦路斯、哈薩克斯坦、柬埔寨、香港、澳門等地。
中醫康復技術課程設置
中醫康復專業課程內容
首先是設置公共基礎課程,主要包括語文、數學、英語、計算機、思想政治等基礎課程。其次專業核心課程: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人體解剖生理學、微生物與寄生蟲、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基礎、西醫內科學等,康復評定學、康復療法學、臨床康復學。
中醫康復專業特色課程
包括推拿功法學、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中醫內科學、針灸推拿治療學、中醫傳統運動療法(健身氣功八段錦等)、中醫外治法(正骨、正脊等)、中西醫結合臨床康復學等,旨在培養學生對中醫康復方法和現代康復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為后續的臨床實踐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
中醫康復技術就業前景
中醫康復專業應用
(1)應用于疾病康復、治療
如頸肩腰腿痛、中風、脊髓損傷、骨關節炎、運動損傷、慢性疼痛等,通過運用中醫康復方法和現代康復技術,如推拿、針灸、拔罐、刮痧、艾灸、正骨、整脊、中藥外敷、藥浴、火療、熏蒸、電療、蠟療等,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礙。
應聘崗位:中醫康復師、是本專業最直接和最常見的崗位,主要在各級中醫院、綜合性醫院康復科,康復專科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機構、運動隊醫等).
(2)應用于教學和科研
如在醫學院校或中醫科研機構從事中醫康復學的教學培訓和科學研究,探索中醫康復學的理論基礎和臨床效果,促進中醫康復學的發展和創新。
應聘崗位:中醫康復教師、是本專業最有意義的崗位,主要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機構工作。
(3)崗位薪資待遇
中醫康復師從事于醫療機構單位,作為醫療工作人員薪資穩定,工作環境整潔、干凈,深受社會尊敬,根據康復治療師技術能力成正相關。平均行業薪資水平月入過萬,業績突出者年薪30萬+。就業率達到98%以上。
菏澤曹州武術學校貫徹“以德育人,以文為主,武為特色,以文促武,文武并進”的辦學原則,秉承“動靜皆方略,文武育全才;傳承文明,鑄造精英”的辦學思路,堅持“一切為了學生、一切服務學生”的辦學理念,實行軍事化管理,寓管理于服務之中,教學相長,以教促學;同時努力提升自身條件,著力打造全國一流的教學環境,建設智慧校園,為學生提供了宜學溫馨的學習氛圍。
地址:
1、人民路校區:菏澤市魯西新區興隆路555號(8路公交車佃戶屯醫院站往南1公里路東)
2、牡丹路校區:菏澤市魯西新區牡丹南路855號(乘8路、68路公交車曹州武校站下車即到)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