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實訓設施齊全,辦學條件優越。設有現代農藝、海洋科技、現代服務、機械數控、機電、汽車工程、計算機、物聯網、創業學院、高考部、城市軌道交通等11個教學部,開設現代農藝技術、學前教育、機電一體化、汽車運用與維修、計算機應用、電子商務等31個專業。其中,4個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專業,4個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4個省級品牌專業,8個濰坊市級特色品牌專業。現代農藝技術專業(群)為濰坊市職業院校高水平專業(群)
特色教育異彩紛呈。壽光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建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深入推進“三四三”立體德育管理模式,實行職業化管理。充分利用軍訓、體育課、國旗下演講、跑操等,抓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推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活動常態化,打造平安校園。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豐富校園文化內涵,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推進校長接訪交流常態化,家校攜手,共助學生成長成才。2019-2020學年,學校辦學滿意度居全市高中段第一。踐行活動育人,鼓勵學生個性發展。相繼舉辦了文藝匯演、體育文化藝術節、演講比賽、文明風采大賽、籃球聯賽、乒乓球比賽等。連續四年獲全國機器人運動大賽冠軍、亞軍,學生在國家、省等各級各類活動中獲獎600余次。
教師形成強大團隊。近年來,學校通過“送出去”“請進來”“沉下去”,多措并舉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平臺。先后派出600余人次到德國、臺灣、日本、新加坡等多所國內外知名學校培訓學習;邀請姜大源、曹勇安等著名專家到校作專題報告,引進徐國慶與韓西斌團隊到校進行陪伴式成長培訓;成立名師工作室,發揮名師的傳幫帶作用,讓專家引領成為常態;組建教師個性化成長團隊,實施針對性培養;舉行各種教學講課比賽,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實施“青藍工程”,加快青年教師成長;引進“能工巧匠”,激活教師隊伍。
壽光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現有“齊魯名校長”2名,“齊魯名師”5名,山東省教學能手3名,山東省特級教師1名,省級青年技能名師培養對象2名,省級教學團隊建設項目3個,省級名師工作室3個,濰坊市首席技師1人,濰坊市立德樹人標兵53人。
搭建人才成長“立交橋”。壽光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堅持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理念,積極挖掘學生的潛能與優勢,通過合理設計職業教育通道為其生涯發展賦能,助其人生出彩:讓有升學愿望的學生通過職教高考成就大學夢想;讓有技能特長的學生在大賽中爭金奪銀,實現彎道超車。同時,對想就業的學生加強管理,精準培養,幫助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人生起跳的支點,真正辦好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的職業教育。
近年來,學校已幫助1587名學生升入華東理工大學、山東師范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本科院校,其中2020年本科上線179人,上線率達67.8%。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累計獲得43個一等獎,15個二等獎,14個三等獎,金牌數量和獎牌總量列全省前茅。其中,2020年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取得了六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的好成績,獲獎數量質量均列濰坊市同類學校之首,七個賽項八個賽點取得了202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省選拔賽資格,為參加202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贏得了先機;成功承辦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改革試點賽“蔬菜嫁接”“計算機檢測維修與數據恢復”“工業分析檢驗”三個項目試點賽,是全國首個一次承辦三個賽項并獲金牌數量最多的中職學校,獲山東省教育廳、濰坊市教育局通報表揚。近200余名同學獲得免試本科錄取資格,22名學生獲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每人獎金6000元,獲獎人數居全省同級同類學校第一名。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開展“三教”改革、1+X證書制度試點、國家示范性職教集團及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在與德國AHK、中德諾浩、德國DMG機床集團、美國PPG工業集團等國內外高端企業聯合辦學的基礎上,經過充分調研,與青島海信、京東物流、比德文控股集團等知名企業開展新的合作,實現學生的高端培養,優質就業。特別是2020年疫情期間,學校先后組織888名學生前往海信集團、比德文控股集團、蘭典科技等大型企業跟崗實習,得到青島市政府和省教育廳的高度認可,學校被海信集團確定為重點戰略合作單位。潘佳祥、張志剛兩位同學分別被海信集團評為“最佳敬業工作者”、“優秀新員工”,馮衍斌同學被比德文控股集團評為“優秀實習生”。2021年將與揚子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合作,組建智慧家電學院,雙方將圍繞實訓室建設、課程開發、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等明確責任分工和共建目標迅速啟動,深入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助力新舊動能轉換。
除此之外,還與中國海洋大學、西南航空職業學院、山東省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和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分別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拓寬多元人才培養渠道。定期召開學生實習校企見面會、深入企業調研、拓寬實習就業渠道,多措并舉為學生實習、就業保駕護航。牽頭聯合23家先進制造業單位和13所中高職院校成立了濰坊市機械制造技術職業教育集團(山東省骨干職業教育集團),搭建了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資源共享的平臺。
多元培訓助力鄉村振興。壽光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為助力鄉村振興、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積極探索教學、科研、服務同頻共振路徑,以學校為基礎、社區和企業為依托、行業機構為補充,創新實施了“校園+N”的職業教育育人新模式,聚焦農民創新創業能力薄弱、企業工匠人才匱乏、社區群眾觀念落后等制約縣域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走出了一條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的職業教育特色發展之路。2020年8月5日,新華社《高管信息》以《壽光校園“3+”模式 讓職業教育更接地氣》為題對學校做法進行了專題推介。學校聯合蔬菜產業集團研發了“1+X”設施蔬菜生產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標準。2020年12月25日-26日,牽頭成立了鄉村振興工作委員會,并成功舉辦山東省第三屆農村與農業職業教育發展論壇暨產教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研討會,來自全省各職業院校150余名專家、學者齊聚壽光,共商鄉村振興發展大計。
另外,學校依托濰坊渤海教育集團,建立了本地化培訓基地,構建了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重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積極探索為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有效途徑,每年開展學歷提升教育和各級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包括退役士兵培訓、漁業船員培訓、殘疾人培訓、家政培訓等)6萬人天,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職業教育,大有可為。壽光職教中心將繼續加強和改進意識形態工作,以高水平中職示范校和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為依托,搶抓職教20條、職教高地建設、《行動計劃》等職業教育政策紅利和歷史機遇,深化教育改革與創新(課題、高考、技能大賽),加快提質培優項目建設,多方聯動、爭取主動,積極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堅定不移走內涵發展之路,為山東“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提供堅實人才保障,為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技能強國做出貢獻。
壽光職業教育中心志愿錄取
1、“3+4”志愿錄取工作辦法按照省教育廳和市教育局有關規定執行。共設 3 個志愿,其中兩個學校順序志愿(每個志愿設一個專業志愿),第三個為學校和專業是否服從調劑志愿。凡被“3+4”志愿學校錄取的考生,一律不再參加普通高中和職業教育志愿的錄取。
2、職業教育志愿設置 3 個職業學校平行志愿,每所志愿學校選報 1 個專業志愿。考生可以根據自己意愿最多選擇填報3所學校和相關專業。按照“成績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實行平行志愿,按專業錄取。先錄取五年制高等師范教育(包括五年制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根據考生成績及志愿, 按 1:1.2 比例進行投檔,由招生院校組織面試,根據學校招生章程擇優錄取。對其他職業教育志愿按照報考考生成績從高到低排序,然后依次檢索每個考生所填報的 3個志愿學校,只要被檢索的3所學校中一經出現符合條件的學校,即向該招生學校投檔。
壽光職業教育中心招生范圍
1、“3+4”招生范圍為有濰坊市注冊學籍,且參加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應屆初中畢業生,根據中考成績按專業依次擇優錄取。
2、“職教高考班”招生范圍為壽光注冊學籍,且參加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應屆初中畢業生,根據中考成績按專業依次擇優錄取。
3、三二連讀招生范圍為有濰坊市注冊學籍,且參加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應屆初中畢業生,根據中考成績按專業依次擇優錄取。
4、中職、技工招生范圍為全國招生,外地學生報名需持本年中考成績。
壽光技工學校入學條件
1、有違法犯罪記錄者不予錄取,隱瞞入學者核實后予以退學處理。
2、有紋身者不予錄取。
3、因嚴重違法違紀被我校或其他同類學校開除者不予錄取。
4、原則上不接收往屆初中畢業生、無今年中考成績的學生,有強烈入學意愿者需報名參加學校統一組織的入學考試(語數英筆試),面試合格、成績合格后準許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