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以信息技術類專業龍頭學校,開設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會計電算化、電子商務、數字媒體技術應用、網站建設與管理六大主干專業。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山東省職業教育200個示范專業、省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山東省品牌專業;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20多年來都是為濟南市骨干示范專業、品牌專業。學校敏銳感知經濟發展風向,適時調整連讀專業及綜合培養方向
1.提升專業水平。學校緊跟智能制造和現代服務業發展步伐,新增物聯網、無人機等專業方向,將信息技術類專業群做大做強,形成信息技術類專業為主、財經商貿類專業為輔的“一體兩翼”專業格局。現有專業全部為規范化以上專業,其中省級品牌專業2個、示范性專業2個,專業建設水平全省領先、國內一流。
2.優化育人模式。學校秉承“德行天下,技贏未來”的育人思想,堅持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技能育人、全員育人,實施級部制扁平化管理和“金字塔”式技能培養,學生在各級技能大賽中成績斐然,國賽斬獲4金4銀6銅,省賽斬獲11金4銀9銅,人才培養質量在全國同類學校處于領先地位。
3.加強師資建設。學校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并形成完善的考核激勵機制,“雙師型”教師占比100%。開展青藍工程、專業帶頭人及名師培養工程,建立名師工作室,充分發揮名師引領作用。學校先后培養國家級名師、省優秀教師、齊魯名師、省青年技能名師、省教學能手等30余人。
4.做活校企融合。學校與聯想集團、煙臺LG、神州數碼、濟南智贏動畫、濟南青之鳥等二十幾家企業開展深層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共同培養符合市場和企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通過校企合作,引入行業人才培養模式、對接職業標準,實現課堂教學與學生崗位需求的“零距離”對接,學生畢業與上崗的“零過渡”。
5.輻射作用凸顯。連續四年承辦物聯網和網絡搭建賽項省職業院校學生專業技能大賽,國際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頻繁,與韓國職校實現互訪。通過開展名師東西幫扶、送教下鄉、師生服務周邊社區、啟動全市首家學生自主創業團隊等活動,使學校的輻射作日漸凸顯。近幾年,學生平均綜合就業率98%以上,對口就業率97.4%,用人單位滿意率98.9%。
1.濟南地區應屆畢業生報考我校三二連讀大專、普通中專可通過濟南市招生考試院報名專用網絡平臺填報我校志愿;普通中專推薦選擇就讀校企合作及職教高考升學班。
2.濟南地區以外考生報考我校三二連讀大專的考生按各地市教育局或招生考試院公布的志愿填報時間及方式,由考生本人到各縣市區招生辦或招考平臺報名。
3.往屆初中畢業生可持身份證、初中畢業證,到學校現場咨詢、面試,擇優推薦選擇就讀我校高考升學、校企合作專班,學校統一辦理注冊入學手續。
4.濟南信息工程學校三二連讀大專報考代碼:609;普通中專報考代碼:109。
5.三二連讀學生三年中專階段學業期滿,通過綜合考核,成績合格者進行大專轉段錄取。
1.中專階段所有學生享受國家免學費政策;中專一、二學年,大專第一、二學年階段,按照10%的比例,每年分別享受2000元、3300元的國家助學金;大專第二學年按照5%的比例,享受國家就業補貼1000元、國家勵志獎學金5000元;特別優秀的中專階段學生每年享受國家級獎學金6000元;特別優秀的大專階段學生每年享受國家級獎學金8000元。
2.對于"建檔立卡"的家庭困難學生,免交學費,中專階段每年資助2000元,大專階段每年資助4400元。
3.學校給品學兼優的家庭困難學生提供校內勤工助學崗位,按月發放補助,餐廳助學崗位提供免費的三餐;學校年終對貧困學生進行扶貧走訪,送款送物,以幫助困難學生完成學業。
4.學校每學期對品學兼優的學生評定一、二、三等獎學金進行獎勵;學校對于綜合素質評價優秀、參加各級各類技能大賽的學生給予300元——5000元不等獎勵,激勵學生積極進步,全面發展。
學校地址:濟南市歷城區王舍人辦事處朝山街316號(乘BRT8、BRT12、97路公交車到鳳凰路工業北路站下車;乘K106、K187、K189路公交車到鳳凰路鐵廠北路站下車;乘K57公交車到王舍人街道辦事處站下車;乘地鐵2線至鳳凰路站下車B出口出站,沿鳳凰北路北行至十八中路紅綠燈再東行200米路北即到。乘地鐵3號線王舍人站下車,下車后沿鳳凰路行至十八中路口紅綠燈,東行200米路北即到。(具體公交線路可登陸官網-招生在線查詢2022年學校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