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職融通也叫普職融合是由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合作,雙方共同設計課程、互派師資,實行學分互認、學籍互轉的一種嶄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普職融通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普職融通符合個性發展內心需求,符合普通高中多樣性發展要求。
普職融通是通過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攜手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培養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的一種新型辦學模式。
各個領域要建立縱向和橫向的接口,比如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的接口,畢業水平和教學相當的公共課程的共建,學分互認等。符合條件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可選擇普通高中畢業證書,參加普通高考,完成中等職業課程并達到學業標準的普通高中學生可選擇中等職業學校畢業證書及相應的技能等級證書。
不同類型的教育相互銜接,相互融合,相互承認,相互銜接,相互轉學分。更新不同層次教育的內容,加強不同層次職業教育課程與教材的整合。不同的人才標準之間是相通的,學校人才培養標準、職業培訓標準、職業資格標準、行業質量標準、企業用工標準等標準。是相互聯系和共享的。各種學歷證書的互聯互通,就是實行“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制度,各類學習成果可以認證、評價、轉換。
以高中為主體的職普融通
這類職普融通辦學模式,基本上是以教育部門為主導組織,采取高中和中職學校合作的模式開展,很多地區稱為綜合高中。
綜合高中,主要以高中為主體實施中招錄取平臺招生,學生入校后辦理高中學籍,主要以高中課程為主,一學年后組織考試,分數較低的學生自愿轉入合作中職,變成中職學籍,后續學習中職課程,參加中職升學考試。
這種模式下,選擇中職教育的考生其實并不多,也符合目前的教育現狀。
以中職學校為主體的職普融通
這類職普融通又細分為兩類:
第一類,中職與高中合作辦學,以中職招生為主體。這類辦學一般是中職學校招生為主,注冊中職學籍,學生學習一學期或者一學年后參加合作高中組織的考試,通過考試進入合作高中,變成高中學籍,參加普通高考,而沒有通過考試的學生,則繼續學習中職課程,參加中職升學。
這種模式下,會有少量學生通過考試進入高中。多數學生還是留在了中職,畢竟單就文化課教育而言,中職教育和高中教育還是存在較大差距。
第二類,純中職學校辦學,沒有合作高中。中職學校招生,注冊中職學籍,學習高中課程,參加普通高考,如果學生學習比較差,參加中職升學。
這種模式是目前很多民辦中職學校采用的方法,以藝考和體考升學教育為主。這是一種很聰明的選擇,如果說高中生和中職生在升學上存在差距的話,那差距最小的點就是藝考和體考。因此,很多中職學校將藝考和體考作為職普融通辦學,沖擊普通高考的突破點。目前市面上見到的以參加普通高考為主中職升學班,基本都是藝考或體考。
普職融通適合哪些學生
1、平時成績良好,模擬測試成績一般能夠達到普高線,但是由于考試時心態未調整好過于緊張等因素,導致發揮失常,意外落榜,對這類學生來講,成績的底子是在的,只要調整好心態,在后續的學習中穩定發揮,就有很大機會能夠取得較好成績。
2、學習能力和天賦不錯,但是由于前期沒有好好學習,導致基礎沒打好,中考成績在控分線左右徘徊的學生。像這類學生,學習對于他們來說可能不是特別困難,一旦樹立了目標,愿意付出努力,也是比較容易提高分數的。
普職融通的優勢
簡單來說,這種模式最突出的優勢就是給了學生二次選擇的機會,對于想考大學的學生來說,即便是中考出現了短暫意外進入中職學校,但是依然有機會通過這種方式進入普高學習;而對于某些普高的學生來說有機會接觸到職業教育,學習一門技術或是強化一項技能,如果實在不能適應普高的學習方式,也可以轉入中職學校,進行針對性的職業教育,可以說是一種十分靈活方便的形式。
普職融通用一種更通俗的解釋其實就是,高中教育和中職教育是兩個平行線,這兩個平行線并不是完全“老死不相往來”,而是存在一定的重疊區域。這個“重疊區域”就是高中教育和中職教育的“緩沖區”,給那些中考意外落榜,依舊想通過普通高考拼一把的中職生,實在跟不上的高中生再次選擇的機會。讓部分中職生有機會沖擊普通高考,也讓有些高中生通過職教高考得到更好的結果。不論從哪方面來說,職普融通是一個人性化的設計,避免了人才選拔時的“一刀切”,“讓不同稟賦和需要”的學生通過選擇適合的道路,實現了“多次選擇、多樣化成才”的目的。
山東職教網 電話: 17096005106
在線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