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工程學校建于1988年,是費縣一所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原名費縣第三職業高中、費縣職業中專,2019年8月經臨沂市人民政府批復,更名為臨沂市工程學校。先后被評為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級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山東省規范化中等職業學校、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學校管理先進單位、臨沂市職業教育工作“十佳學校”、臨沂市教育系統黨建先進單位、學校團委2019年獲山東省五四紅旗團委光榮稱號,學校辦學規模和水平已步入全市中職學校第一方陣。
臨沂工程學校現有教職工302人,聘任兼職教師114人,在籍學生5852(含幼兒園402人)人。學校占地面積294畝,建筑面積7.4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3518.5萬元,實訓設備總值3800萬元、圖書12萬余冊。
為適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新形勢,臨沂工程學校探索推行校系兩級管理,設機電工程部、三二連讀高職大專部、職教高考部、信息工程部、汽車工程部、學前教育部六個系部。開設機電技術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商務等十余個專業,其中市級骨干專業1個(焊接技術)、省級重點專業2個(機電技術應用、信息技術),省示范專業2個(機電一體化、酒店服務與管理),學前教育專業、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是臨沂市職教學會專業委員會的牽頭單位。旅游專業酒店服務與管理賽項是我校的強項,連續5年蟬聯市級技能大賽第一名,培養了大批旅游服務人才,為旅游強縣建設作出了貢獻。
臨沂工程學校堅持走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路子,大膽進行教學改革,與銀光集團、臨沂希望幼兒園、藍海大酒店、銀座天蒙、遠通集團等多家企業和單位聯合,積極探索現代學徒制辦學模式,合理調整課程結構,注重因材施教。建成省級一流學校附屬幼兒園一所,容納幼兒400余名,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習實訓的基地,努力打造成為臨沂市西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實訓、技能大賽中心;汽車工程實訓樓與臨沂市遠通集團建成集汽車維修、保養、洗車一體的高標準汽修美容養護中心一處。與青島理工大學、山東旅游職業學院等3所高等院校合作辦學,每年招收“3+2”大專班300人。
學校堅持“以服務學生為宗旨,以技能教學為重點,以滿足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思想,秉承“崇德智知、長善精技”的校訓,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思路,突出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狠抓德育工作,突出專業技能訓練,加強實踐性教學,強化技能訓練,以賽促練,以練促學,引導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畢業生升學率、就業率連年提高,技能大賽碩果累累。2020年高考,500余人升入本專科院校。在2020年山東省技能大賽中,獲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在2020年臨沂市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7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14項,連續三年承辦了數控車床裝調與維修、酒店服務兩個賽項比賽。2019年以來,為順應職教高考新形勢,我校在中考學生中擇優錄取中考線下成績較好的初中畢業生組建職教高考班,實行高中管理模式,社會反響好,家長、學生認可度高。2020年春季高考,在生源質量普遍不高的情況下,我校升入本科院校畢業生20余人,升入專科院校畢業生500余人。
近年來,學校不斷加大投入,強化實踐性教學,辦學條件有了巨大變化。現有高標準實訓樓四座,內部有鋼琴、聲樂、舞蹈、數控車裝調與維修、數控銑加工中心、網絡搭建、動漫制作、酒店服務、汽車維修等50余個高標準實訓室,2020年新增設備380萬元,設備總值達3060萬元;學生教室、宿舍、實訓室等場所全部安裝空調;學生宿舍高端大器,內設獨立的衛生間、洗浴間;學生餐廳配備有中央空調、電視,飯菜品種齊全;全縣首座步行過街天橋已建成使用。成立了籃球社、書畫社、棋藝社、裝裱社等20余個學生社團,社團活動豐富多彩,學生樂在其中。
加強職教高考班教育教學管理,職教高考學生實行單獨系部管理,實行日清、周結、月考,周末、節假日老師免費上課,保證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成績。學校堅持“以服務學生為宗旨,以技能教學為重點,以滿足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思想,秉承“崇德智知、長善精技”的校訓,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思路,突出立德樹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畢業生升學率、就業率連年提高。
2020年1月,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出臺《關于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山東省教育廳等 6 部門關于“一市(校)一案”編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實施方案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春季高考本科招生計劃安排逐步達到普通高考應用型本科招生計劃的30%”(約為7萬人,全省137個縣區,平均每個縣區500余人)。為中職學生提供了更多升入本科高校的機會,下一步,學校將乘職教發展東風,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向著全省名校強校的方向邁進,為實現學校發展的新跨越做出自己的貢獻。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