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技師學院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始創于1994年,是山東省百強名牌專業。本專業校內實訓基地于2011年12月底建成,2012年1月驗收成功,基地面積2000余平方米,可同時容納500名學生進行不同項目的實習,能夠滿足電工初級、中級、高級、預備技師職業資格的培訓要求。
招生對象在2018年之前面向初中、中專、高中畢業生。2018年7月21日,在省人社廳的指導下,平度技師學院在濟南與德國萊茵科斯特有限公司簽署協議,成為山東省首批中德智能制造人才雙元培養試點單位,合作建立"中德智能制造技能人才雙元培養卓越技師班",選拔優秀學生在國內外進行分段聯合培養,打造與國際接軌的智能制造領域高端技能人才。今年招收選拔成立了兩個卓越技師班。首屆"中德智能制造技能人才雙元培養卓越技師班"的成立,是學院開始從大專院校畢業生這個群體里招生的里程碑。
至此,平度技師學院擁有高級部、技師部、高考班、卓越技師班等多特色、多層次班級21個,在校學生共計736人,是學院一個龐大的學科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和創新精神,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實驗分析、研制開發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應用等領域工作的寬口徑復合型高技能人才。
中德智能制造技能人才雙元培養卓越技師班的培養"以機械為基礎,以控制為核心",注重適應未來工業現場的發展趨勢。按照現代企業對新型機電人才的要求,培養能夠勝任企業機電一體化設備、自動化系統,尤其是含工業機器人工作站的系統調試、集成及現場技術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在中德智能制造人才雙元培養模式的引導下,學院要帶動整個專業從以往突出技能培養向關注人的復合性和創新性培養轉變:構建基于實際工作職業能力的課程開發與組織方法,培養集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于一身的復合型人才,這也是現代技工教育的發展方向。
師資隊伍
學院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現有專業課教師25名,其中正高級講師1名,副高級講師3名,高級技師4名,技師12名,一體化教師達100%。專任教師每年到企業進行2個月以上的企業頂崗實踐,是一支充滿活力、實踐能力突出、團結和諧敬業的師資團隊。
學子情況
技工院校的學生,理論基礎薄弱,但智力素質并不差。他們思維敏捷,動手能力強,對新事物、新觀念容易接受,適應性強。學院注重發掘他們的潛力,實施"因材施教"和分層次教學。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采用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教學模式,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進步。
(一)技能精英小組建設情況
技能精英小組梯隊化建設順利推行,并形成科學、系統的選拔培養模式,并制定了完善、切實可行的訓練計劃。本專業技能精英小組現由2016級技師電氣班、2017級高級電氣2班和2017級技師技師電氣1班的同學選拔組成,共有成員10人。
經過一年多的刻苦訓練,這些同學的技能水平明顯提升。經常參與學校的一些電氣維修工作,F有五名同學正在備戰青島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相信他們在大賽上一定會不負眾望取得優異的成績。
(二)優秀畢業生
學院培養的電氣專業畢業生遍布各行各業,如今他們均學有所成。李海騰,2000年畢業于學院電氣專業,先后獲得"企業優秀服務經理"、"平度市好人"、"優秀黨員"等稱號,2016年創建齊魯廣告(北京)有限公司。在中車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劉俊鵬,2013年畢業,已被選聘為班組長,年薪達到十幾萬元人民幣。優秀畢業生的代表很多,如江偉池,任職山東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從事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基本技能培訓;王汝松,經過企業幾年打拼以后,創立了青島萬得森工業機器人有限公司。
就業方面
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就業面十分廣闊,幾乎面向所有的企事業單位,需求量大,技術含量高,可從事設備生產、檢測、安裝、維修,企業供配電、建筑水電工程安裝等工作。隨著國家工業化的大力發展,電氣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有著非常美好的就業前景。
主要就業方向
1、生產加工型企業:從事機電一體化設備或生產線的維護保養、 升級改造與技術管理工作;
2、裝備制造企業:從事設備的加工制造、裝配調試、設計研發等工作;
3、工程施工類企業:從事機電工程的系統集成、設計實施、項目管理等工作;
4、可以在制造業從事設備管理、生產工藝管理、技術性營銷、技術支持等工作。
二十余年來,學院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中、高級電氣技能人才,他們畢業后被分配到中國中車集團、青島海信、青島海爾、青島德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青島今創交通設備有限公司、青島新力通有限責任公司、山東航空公司乃至全國各地的大中型企業,以技立業,憑借精通的技能,成為企業的骨干力量,或者自己創業,為當地的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