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化工職業學院是經山東省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設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校位于世界風箏之都——濰坊。學校由中國石化集團齊魯石化公司2003年創建,2017年整建制搬遷至濰坊市辦學發展。2021年2月學校經省政府正式批復完成舉辦者變更。同年,學校通過混合所有制形式引入省屬大型國有企業水發集團出資建設的新校區占地面積1100畝,建筑面積39萬平方米,建有圖書館、教學樓、培訓大樓、實訓中心、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餐廳、學生公寓、青年教師周轉樓、體育運動場等38個建筑單體。學校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教師650余名,其中碩、博以上學歷350余人,高級職稱的教師180余人。
山東化工職業學院化工專業特色優勢明顯,是省內唯一一所服務于化工行業全產業鏈的全日制公辦高職院校。學校始終堅持立足化工產業、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展目標,注重工學結合,成立“潤豐班”“京博班”等企業訂單班,連續多年為煙臺萬華、齊翔騰達、新和成、京博石化等企業輸送了大批優秀技能型人才。近年來,化工自動化技術專業群成功獲批山東省高水平專業群和濰坊市高水平專業群;化工技術專業群作為山東省高等職業院校品牌專業群建設項目之一,是校企共建共享、特色鮮明、省內一流的化工技術類品牌專業群,多年來為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培養了精細化工、清潔能源、石油化工、輕工、建材、新型材料、藥物化工、海洋化工及管理等領域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山東化工職業學院響應國家職業教育政策,積極探索創新公辦院校辦學體制機制和教育教學改革,混合所有制模式成為公辦院校改革序列中的一面旗幟。作為全省首所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公辦高職院校,2020年參與承辦全國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辦學研究聯盟辦學實踐研討會、2021年參與協辦全國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股份制辦學研討會。三年來,共吸引省內外60余家職業院校、政府部門、企業來校考察交流學習混合所有制辦學經驗。學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為政企聯合舉辦職業教育的典范,為公辦高職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健全職業教育“多元辦學格局”提供了先行先試經驗。國企辦學混合制改革的“山化模式”得到了省教育廳和教育部認可,被人民日報、大眾日報等多家媒體專題報道。
山東化工職業學院立足新發展階段,學校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用好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扶持政策,鎖定市場需求,聚焦高質量發展,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多元的路徑,持續助推職業教育領域改革發展,提升學校內部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落實人才強校戰略,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地方離不開、業內都認可、國際可交流的高水平職業院校,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服務國家戰略、區域發展和產業升級貢獻力量。
學院2023年招收普通高職專業36個。分化工類,含應用化工技術、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術、精細化工技術、石油化工技術、分析檢驗技術等專業;機電類,含機電一體化技術、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工業機器人技術等專業;管理類,含大數據與會計、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管理、金融科技應用、財富管理等專業;電子信息類,含軟件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應用電子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等專業;酒店管理類,含空中乘務、機場運行服務與管理等專業。招生對象為參加春夏高考的應往屆畢業生,代碼D319。
濰坊,世界風箏之都,位于濟南市與青島市中間,居山東省經濟最發達地區的中心位置。是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創新型城市、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和發展活力的新興經濟強市。
濟青高鐵、京滬高鐵東線、濰萊高鐵,環渤海灣高鐵均交匯于此,高鐵網四通八達,交通便利。濰坊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巨大的發展潛力,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濰坊市是部省共建的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示范區。濱海新區地處山東半島北部沿海核心區域、環渤海經濟圈的咽喉地帶。先后被確定為“全國科技興海示范區”“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綠色工業園區”。
學院新校區即將投入使用。學院規劃設計理念先進,起點高,建設快,標準嚴,著力打造高品質一流學校。學院的移交,為學院的快速發展帶來機遇。
學院具有全新的化工、機電、自動化、商貿等實驗實訓設備,由合作企業投資的專業化實訓平臺,學院緊鄰山東(濰坊)公共實訓基地,實驗實訓設施先進,為學生實習實訓、技能訓練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開發區工業園區多家企業與學院開展校企合作,便于學院把握市場導向強化學生技能實踐,有針對性培養企業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特別聲明:本站除部分特別聲明禁止轉載的專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權歸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對于被本站轉載文章的個人和網站,我們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果本站轉載的文章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編輯人員—電話17096005106,我們盡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