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許多技校都取消錄取分數線,實行不限年齡、不限地域、不限應屆生、不限學制的“四不限”招生原則。
家長:上技校只能做苦力,不如考大學機會多
職校招生大戰為何每年上演?
許多家長的傳統觀念是技校招生難的癥結所在。盡管技校學生的就業率很高,許多學生一到企業工作就能拿到4000元左右的工資,遠遠超過了剛入職的白領。但許多家長仍認為上技校只能當工人,不如考大學,有文憑機會多。
“現在大多一家一個孩兒,哪怕孩子復讀一年或去一所民辦大學,也不希望孩子上技校。”一初三學生家長于廣平告訴記者,孩子干體力活就得下大力,考上大學就有望坐辦公室。
“按照我國職業教育的管理體系,職業技工學校歸勞動部門管理,而掌握生源的中學屬于教育部門管理,這就不可避免地與教育部門管理的職業中專、職業高中、高職等學校爭搶生源。”李衛國說,技工學校在招生時經常受到不平等待遇。盡管從政策層面上不存在“行業保護”,但在實施過程中他們能明顯感覺到。一些地方為了保護本地的中職高職生源,不讓他們進入中學和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招生宣傳,招生簡章也很難通過學校的途徑送到學生手中,“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門甚至規定,學生報考技校不算升學率,一些班主任更不愿意推薦學生報考技校”。
專家:技術工同樣是人才,需求大前途廣
“大家對技校存在一種偏見,認為技術工人低人一等,實際上技術工人的技能培訓、就業、工資待遇及發展前景都非常好。”一位國辦技校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眼下,技校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學生都有一技之長,在車間實習和操作過,經驗豐富,技術熟練。“我們學校每年都為畢業生聯系企業進校園開招聘會,為每名畢業生提供三到四個工作崗位。”該負責人說,學校還積極同招商引資大項目企業對接,為企業培訓專業人才,保證大項目用工需求,畢業生就業率達到100%。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實際上,高級技工學校學歷和大專、普通本科學歷一樣能得到同等的認可。學歷的等同不僅體現在畢業生在社會上就業享受同等待遇,還表現為各類學歷都能靈活地向更高學歷提升,構建大教育格局,從而實現人人都能根據自身條件選擇成才的路徑,培養更多的“本科+技師”、“專科+高級工”的技能型人才。
為了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很多有利于技能人才培養的激勵政策。近年來,建立了首席技師、突出貢獻技師、技術能手、“金藍領”技能人才選拔和獎勵制度。例如,市首席技師管理期4年,期間每人每月享受政府津貼600元。目前全市有市級首席技師81名。
“當然我們也鼓勵企業重視他們的培養和使用,給突出的技能人才更多的獎勵來倡導企業的全體職工學習技術、學習技能,帶動企業技能方面的提升。一些被評為山東省首席技師的職工,連續4年,每月都可享受1000元的省政府津貼。”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工作人員說。
山東職教網 電話: 17096005106
在線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