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生成長通道寬了
李春旭是臨朐職業中專三年級學生。3月29日,記者在這里見到他時,他和老師一同在電子實訓室做項目,雖然當天是周六。
他來自臨朐農村,曾代表學校參加濰坊市職業學校技能大賽,為學校拿回了一等獎。就在前幾天,他和同校的幾名同學,一起去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參加了我省春季高考的首次技能實操考試。
2010年,高考改革首次提到了招考分離等方向。我省成為第一批"吃螃蟹者"。根據我省公布的2011至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自2012年起,實行普通本科與高職分類考試,開始施行春季高考,選拔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今年已是春季高考實施的第三個年頭。
今年又是山東春季高考首次單獨組織全省統一的技能實操考試, 3月28日剛剛落幕。而此前的春季高考中,技能實操考試與文化基礎課及專業理論課,全部放在5月份一起進行,并且,技能考試是書面試卷形式,并不是實操考試。
記者問李春旭考得怎樣?他略顯靦腆:"感覺還行,在等成績。"成績出來后,他才能決定報考哪所高校,也才能決定是否能報考本科院校及專業。
雖然也可選擇通過高職院校的"單考單招"來升學,但李春旭看中的還是春季高考能"直接考本科"。
山東春季高考,從最初的"有點冷",到今年報名人數猛增到99699人,較2013年增加3萬余人,增幅達61%。而且,今年另一重要變化,是大大增加了春季高考的本科計劃,招收10460人,這在去年較2012年翻了一番的基礎上,實現了再翻番。
春季高考不僅面向中職生、技校生,也面向普通高中生,這是今年報名人數猛增的原因之一。同時,"在春季高考中不斷增加本科計劃,一方面是提高對考生報考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讓技能型人才有更多的上升通道,形成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立交橋,這也是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要求。"省教育廳黨組成員、總督學徐曙光表示。
他認為,教育部前不久提出的"半數的普通高校將向應用技術、職業教育類型轉變",考試改革也將針對不同類型的人才選拔,分成"學術型"和"技能型"兩種類型高考。這意味著全國將有600所左右的普通高校要淡化學科、強化專業,按照企業的需要和崗位來對接。據悉,目前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報名參加教育部的轉型改革。"山東的做法契合了這一改革形勢,先行先試走在了前面。"徐曙光說。
企業對高技能人才"喊渴"
采訪中記者發現,企業對高技能人才普遍"喊渴"。壽光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由壽光幾所中職學校合并而成,目前在讀學生近6000人,學校從這學期開始和聯想集團校企合作。錢剛是聯想集團派出到這里的實訓教師。
錢剛說,對高技能的人才,企業需求缺口比較大。目前本科高校培養人才偏重理論,動手實踐能力不足。普通的中職學校學生,具有一定動手能力,但理論儲備又稍顯不夠。"這些中職生參加聯想舉辦的實訓課只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但變化真是很大。"記者翻閱聯想的實訓教材,其中不僅有軟件、硬件等專業實操技能訓練部分,也包括企業文化甚至如何與別人建立友誼等內容。
"一方面是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從中職、高職到應用型本科的職業教育上升通道不暢,社會對技能型人才'低看一眼',導致許多適合走職業技能發展道路的學生仍然在擠傳統高考獨木橋。"壽光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校長劉玉祥對此深有感觸。
劉玉祥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增加應用型本科以至更高層次的職業教育,建立內容、形式、考試時間、錄取與普通高考相區別的高職入學考試,搭建兩類教育、兩類人才互通共升渠道,就十分必要。在"全國一張卷"的大背景下,職業院校和普通高校的招生無法體現區分度。在國際上,這兩套系統分類招考,是較為普遍的做法。"春季高考技能考試,也要在探索中形成科學有效、規范有序的模式。"
改變一個標準辦學的局面
推進分類招考打破高考"獨木橋",是大多數高職院校招生的潮流和趨勢。各地教育界人士對此已有共識。然而,不少高職院校也擔心,如此分割可能進一步弱化職業教育的地位。
一位高職院校負責人說,他擔心以后不參加傳統高考進來的學生素質會降低,這將使職業教育的地位更加邊緣化。他同時提到:教育應當是培養人的整體思維能力、邏輯能力,提高人的綜合素質,還不能簡單地把教育的功能等同于謀生工具。
在濰坊市教育局黨委副書記徐友禮看來,將高考以兩種模式分開,有望改變高校"一個標準"辦學的局面,但能否改變當前技能型人才供應不足的情況,還需要在社會地位、收入等方面提供公平的環境。只有高職畢業生能和學術型院校的畢業生一樣,在社會地位、收入等方面享受同等或相近的待遇,這樣兩種類型的高考分開才有意義。
據了解,我省在推動春季高考的同時,將進一步完善職業院校多種錄取方式,包括高職自主招生、高職面向中職的單考單招等,并開展高職和應用型本科聯合辦學等。在從嚴把關的前提下,讓少數專業確有特色、辦學確有實力的高職向應用型本科發展,進一步打通職業教育上升通道。
山東職教網 電話: 17096005106
在線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