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落實全省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全市職業教育就業指導,強化職業學校就業服務和職業教育,2011年4月29日臨沂工業技校召開就業安置工作會議。
一、當前就業安置工作特點:
1.各職業學校都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理念,十分重視就業安置工作,各學校均設立有就業指導辦公室,有專人負責開展學校的就業安置工作,某些高校還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和生產實習處主任為副組長的就業工作領導組,全面組織領導學校的就業工作。
2.從就業安置區域來看,具有本地少,外地多,省內少,省外多,南邊少,東邊多的特點。省內就業安置量小,主要區域在山東和江蘇,從平均水平來看,省內安置就業比率不到70%,大部分畢業生在省外就業,省外安置區域重心由原來的“珠三角”向“長三角”轉移,約90%以上的就業單位分布在“長三角”地區。主要原因有,“長三角”地區用工需求量大,用工規范,工資待遇較高,學生離家近,學校安置成本也較“珠三角”地區低。
3.就業安置率普遍較高。中職畢業生去向主要有職對口高考、學校安置就業、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和其他去向如參軍等。學校的就業安置率在上述各職業學校中均在95%以上,有的學校就業率為100%。但個別職業學校學生第一次安置就業后穩定率較低。
4.大多數中職學校采用“訂單式”培養,就業安置渠道以與企業直接建立合作關系為主要渠道,也有部分中職學校通過人力資源公司等中介機構安置就業。
二、就業安置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定位不準,就業觀念不準確。部分畢業生就業追求大、高、遠、輕,即大城市或大企業、高工資、離家遠、輕工作量。客觀上因為中職畢業生認為在時間上、經濟上比農民工投入大,如果工種、崗位、工資待遇沒有差別或者差別不大,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同時大部分畢業生只重視工資待遇,忽視個人發展。另一方面學校缺乏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引導,有些職業學校沒有開職業指導課,也沒有職業指導師,在安置過程中遷就學生或者讓學生沒有選擇余地的接受學校安置。
2.職業學校選用教材與實際脫節。由于中職學生基礎差,學習自覺性不高,所用教材較深,超出學生能力,或者不實用。必要的專業基礎課程,老師講得出,學生聽不懂,就業時學生專業基礎差,在面試時有的學生不能通過用工單位進行的專業基礎知識的考核,影響就業。
3.就業信息不通暢,就業崗位的專業對口率低。職業學校在進行學生安置前,通常采取先聯系企業或者中介機構,然后到企業進行實地考察,需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部分專業學生數少,有的專業甚至只有不到十人,如對口安置則成本較高。另外學校所掌握的用工信息量小,企業要的人學校沒有,學校有的沒人要。就業沒有產生規模效應。
4.專業課教師以及實訓設備缺乏。學校往往根據市場需要調整專業設置,造成部分專業課教師缺乏,在有的學校專業課教師的缺乏相當嚴重。如金寨雙河職高,除農林專業教師富余,計算機專業和機電專業有一名專業教師外,其余5個專業自有教師為0。盡管學校采用進、轉、聘來縮小缺口,進人受到編制、財政供給等因素的制約,轉專業過來的教師專業理論知識薄弱,聘用的教師不能穩定。由于學校專業設置的變化,專業教師的缺乏將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另外中職學校的實訓設備缺乏,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不強,再加上學生本身基礎不好,使得部分學校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不具有競爭力。有些學校第一次就業后的穩定率不足50%,既影響了學生就業,又影響了學校聲譽。
三、建議和設想
根據就業安置工作的特點以及實際面臨的困難,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和設想:
1.臨沂工業技校應把職業指導課程安排到教學計劃中去,由經過系統學習和培訓的職業指導師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引導,幫助學生了解職場動態,合理定位,理解人職匹配。同時還可開設禮儀、交際、公共關系學等有關課程,部分專業如文秘、幼師等還應開設形體課,提高其綜合素質,使得學生能快速適應工作崗位,增強自身競爭力,獲得更大發展空間。臨沂工業技校在就業前對學生有針對性的開展就業指導、心理咨詢、模擬招聘等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結合中職學生身心發育不成熟,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培養心理咨詢師,對中職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輔導,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也能為就業后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做好心理準備。
2.學校可結合所設專業和本地實際開發校本教材,學生能理解,學習有興趣。對開發較好的校本教材可在各職業學校間進行交流和推廣。我校開發的《市場營銷文秘學》、《航空服務與管理》等校本教材受到學生的歡迎。
3.發揮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的作用,把就業指導中心建成信息中心,服務中心,為用工單位服務,為職業學校服務,為畢業生服務。就業指導中心廣泛搜集用工信息,職業學校積極參與,共享資源與信息。由學校培養,經中心統籌安置,使安置就業規范化、規模化,減少學校安置成本,擴大六安職業教育影響。中心還可根據用工信息結合學校重點專業和特色專業指導學校開設短訓班和設置新專業,避免熱門專業一起上,形成熱門不熱的尷尬局面。
4.目前我市職業學校專業覆蓋面較廣,專業課教師在學校采取送培,相近專業轉行,聘用企業人才的基礎上,建立市職業教師師資庫,開展教學研討,觀摩教學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并籌集經費,以交流代替培訓,從專業教師隊伍較強的學校抽調專業教師以學期或學年為時間單位進行本地或異地交流,減少學校的人員經費支出,也可避免學校專業教師的青黃不接。實訓設備以學校購置新設備和二手設備以及加強校企合作相結合的方式緩解。
5.學校和企業之間可建立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在互相理解的基礎上來開展安置就業工作,形成學校隨時有,企業隨時要的良性循環。
山東職教網 電話: 17096005106
在線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