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機電工業學校的前身萊陽縣農業技術中學成立于1979年,現分為主校區和財經中專兩個校區,占地280余畝,建筑面積7.9萬平方米,教職工36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4000余人,業余學歷教育本?圃趦詫W員2700余人,開設有15個全日制普通中專專業和8個三二連讀大專專業,設有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和中國石油大學網絡教育教學基地,建有各專業校內實訓室59個,實訓設備總值3600萬元,是一所集中等職業教育、業余成人本?平逃、社會培訓、職業鑒定為一體的綜合性職業學校。
煙臺機電工業學校是首批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山東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山東省職業教育百所骨干示范學校、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第一批山東省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立項建設學校。
煙臺機電工業學校占地280畝,建筑面積8萬余平方米,教職工339人,開設有機械加工技術、機電技術應用、數控技術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焊接加工技術應用、服裝設計與加工工藝、計算機應用、會計、電子商務、建筑工程施工、高星級飯店運營、航空服務等14個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融合的中職專業;與高職院校聯合開設了機電一體化、計算機應用技術、會計、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服裝與服飾設計、電子商務、數控技術、學前教育8個三二連讀直通大專專業,全日制在校生3631人。
煙臺機電工業學校是煙臺市機電職教集團、萊陽市職教集團牽頭學校,與域內30余家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培養”、“冠名班”及建立工學結合、跟崗實習校外實訓基地;校內設有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遠程教育學習中心和中央電大開放教育教學點,本?茖W歷教育在冊學員近2000人,每年承擔安監局特種作業培訓等數千人次,成為集中職教育、成人教育、社會培訓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職業學校。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適應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需要,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和職業教育規律,推進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工作有效開展,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以開展三年制中等職業教育為主,依法與高職院校開展三二連讀教育,積極開展繼續教育、社會培訓、校企合作辦學和中外合作辦學。
煙臺機電工業學校積極服務當地經濟建設,是煙臺市機電職教集團、萊陽市職教集團牽頭學校;積極開拓校企合作新路子,引進萊陽海通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萊陽金華服裝貿易有限公司、萊陽交運集團,共同建設機械加工、服裝、汽修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解決了學校實訓設備、實習教師等不足的問題,推進了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的改革,創設了真實的生產場景,實現了教學與生產的零距離對接;2012年以來,共投入1500多萬元用于改善辦學條件。投資350多萬元,建設了400米標準塑膠運動場,投資700多萬元,新建了4800平方米服裝專業實訓車間;學校努力拓寬辦學渠道,設有中國石油大學網絡教育、中央電大開放教育學習中心,業余本?茖W歷教育在冊學員2800余人;與山東女子學院、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及韓國國立順天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了優生培養、中外合作辦學基地;學校發揮資源優勢,每年承擔特種作業培訓、農民工培訓、復員退伍軍人培訓、財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普通話等級測試等上萬人次,成為集職業教育、社會培訓、職業鑒定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培訓基地。先后榮獲首批"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山東省職業教育百所骨干示范學校"和"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綠色學校"、"煙臺市安全文明校園"、"煙臺市擁軍優屬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1979年,學校前身萊陽縣農業技術中學成立,校址在萊陽縣馮格莊人民公社舊店村北;
1984年,更名為萊陽縣第一農業技術中學;
1985年,學校搬遷至柏林莊鎮駐地,更名為萊陽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原馮格莊校址做為實訓基地保留;后原址獨立建校,先后更名為萊陽市職業中專分校、萊陽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1997年,合并萊陽市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萊陽市廣播電視大學(含后期并入的萊陽市職工中專),成立萊陽市高級職業學校;
2000年,合并萊陽市第三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原址萬第);
2003年,合并萊陽市技工學校;
2005年9月,合并萊陽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2009年,代管萊陽市財經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2011年,經煙臺市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萊陽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同時加掛煙臺機電工業學校校牌。
2012年9月,合并萊陽市第八中學。
2016年4月,原電大校區撤銷。
校園文化
校訓:修德礪能 學高藝精
校風:團結勤奮 求實創新
教風:樂教愛生 善導嚴謹
學風:尊師好學 重專多能
辦學目標
辦名牌特色學校
育技能特長人才
辦學宗旨
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為社會技能提升服務
辦學方針
依法治校,質量立校
人才強校,特色興校
辦學理念
德育為先,技能為本
突出就業,服務社會
山東職教網 電話: 17096005106
在線QQ:2796157820